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黑幫

崔順虎因為聚眾賭博被捕,釋放後隨著當時的商潮,先是在東港的一個鎮上插足水果市場,接著又開起了託運部。

31歲生日那天,東港虎頭幫成立 。那天,平日裡一起在鎮上混的哥們弟兄20餘人前來祝賀。酒過三巡,眾人聚集在崔家的二樓客廳議事。

有人提議,既然這麼多兄弟在這裡,不如大家聯合起來“做”,利用名氣擴大勢力,並推舉眾人中最有威望的崔順虎為老大。在場人員一致贊成。 崔順虎也就沒有推辭,他緊接著便提議任命“軍師”和“財務總管”,

王土根父子與“軍師”的表弟楊昌平認識,經楊昌平牽線,幫虎頭幫幹些雜活。

一年後,崔順虎插手東港市經營中藥、滋補品的參茸市場,當時東港參茸市場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參茸交易市場,有近百家經營戶。市場的秩序則多由“江湖規矩”來代替管理。

當時東港的另一大幫派———“蛟龍幫”早已經盯上這塊肥肉,在參茸市場中強買強賣,並抽取經營戶的“交易費”。

如此有利可圖的地方,崔順虎等人怎能袖手旁觀,拱手相讓。與軍師商量,在市場也開了個店,取名“東港參茸滋補藥品商行”。崔順虎幕後負責,軍師任總經理,楊昌平和王土根父子在店裡幫活。

一山不容二虎,“蛟龍幫”與“虎頭幫”矛盾終於爆發了。

一天,兩幫在爭購一批東北人參時互不相讓。當即,雙方便開始召集人馬,崔順虎糾集了數百人,準備了大量馬刀、自來水管等兇器。

“蛟龍幫”也不甘示弱,糾集了眾多人員,雙方共計兩百餘人準備血拼,後因有關部門出面制止調解,一場血戰才沒有發生。

自此,“蛟龍幫”也自認實力不夠,退出了參茸市場。“虎頭幫”便“接管”了參茸市場,定期向經營戶收取每公斤0.3元至2元不等的“交易費”。他們自稱為“參茸交易所”,經營戶們則稱他們是“第二稅務所”或“黑店”。

王來金頭腦靈活,當上了“交易所”的巡邏隊長,大張旗鼓地開著裝有警燈的三輪摩托車,在市場內巡邏,收取“交易費”,同時也充當打手。

有一次,在巡邏打人時,王來金失手把人打成重傷,雖不致命,卻終生殘疾。

王土根擔心崔順虎和他“虎頭幫”如此霸行、猖狂,日久必為政府不容,雖為他們做事,始終把握分寸,儘量謀財不害命。本是逃難之人,宜圖長久後路。

兒子一犯事,他便考慮離開東港,另擇棲身之地。

事有巧合,不幾天,東海捲來一股五十年一遇的強颱風,肆虐居住的小村莊,把所有房子都摧毀。

這個村莊多年來倒了幾次,建了幾次,房子越建越矮,宛如小人國的建築,仍無法抵禦自然力的魔爪。

東港市政府幹脆徹底撤了村子,把避難的村民召集起來,動員遷徙安置。王土根立即申請,離了“本土”,安置到遠離大海的曲源縣五指峰村。

這一遷,等於把他的履歷洗白了,名正言順地成了困難安置戶,得到五指峰村的照顧,

父子倆遷到五指峰村那年,王土根39歲,王來金17歲,有一間破舊的房子,有幾畝田地和山,但是他們不種田地,不砍柴。田地都送隔壁鄰居種了。父子倆挑著貨郎擔外出做生意。

有一段時間,社會上流行吃狗肉。王土根與時俱進,適時轉業。夜幕降臨,精神抖擻,帶上兒子和綱絲圈,揣著麻醉藥餌,頻頻出擊。

這種拿手的把戲,帶來不菲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