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66.轟動全球

瘋了!

瘋了!

整個西方的教育界瘋了!

全球各國的心理學界也瘋了!

心理學會在得到《恆河猴實驗》的論文之後,想阻止簡淵放出來,畢竟這個涉及的太大了。但是各大心理學專業期刊卻都連忙撤換下了原本的封面頭條,全都換成了《恆河猴實驗》的標題。

當各大期刊釋出了實驗之後,這個美國甚至整個西方世界都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這個報告涉及的範圍太廣了,而且也和生活太息息相關了。直指目前的嬰兒教育。

以往的心理學發現,再驚人再厲害,和普通人也沒有什麼關係。就像是《潛意識概論》的論文,心理學家們都如獲至寶,但是和普通人有什麼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

很多心理學只是不是難理解,其實都很好理解,甚至上網搜搜都能知道。但最難的是在生活中隨機應變的使用。這些距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了。而且瞭解和不瞭解,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不會有什麼影響。

可關於育兒健康這種事,卻是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結婚生子這種事,是每個家庭都在意的。

東方在乎親情,所以約翰的實用行為心理主義的教育模式,並沒有得到響應。反倒是歐美國家對於這種方式十分認同,所以現在主流教育方式都是隔離教育:孩子哭鬧,讓他去哭鬧,母子之間不要過多接觸。

但是現在《恆河猴實驗》論文發出,瞬間推翻了現有的教育理論。人們忽然發現,這樣的教育非但不能讓孩子成長,甚至還會毀了孩子的一生,這瞬間讓無數的家庭恐懼起來,生怕給自己的孩子留下什麼心理陰影。

與此同時,各大新聞媒體也開始了相關的報道,對於《恆河猴實驗》進行了各種解讀。

簡淵的實驗流程雖然殘忍,但是嚴謹可信,資料真實。到了這個時候,人們都開始研究起《恆河猴實驗》裡總結的內容。

至於有沒有聖母去罵簡淵殘忍......居然還真沒有!

這有點出乎簡淵的意料,但是他轉念一想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因為......聖母的家裡也有孩子啊!

什麼是聖母心?就是一件事和他無關,但是偏偏要站在一旁說風涼話,裝作悲天憫人的樣子。這樣的人看似高尚,但一旦涉及自己的利益,就會馬上跳腳喊出來。

所以如果是別的實驗,這些聖母肯定會蹦出來大罵殘忍。可是《恆河猴實驗》揭露的問題,是孩子的教育。聖母心的人本質上都是自私的,他們家裡也是有孩子的。所以此時此刻,他們可顧不得實驗是不是殘忍,他們只在乎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出現什麼心理問題。

如果犧牲幾隻猴子,就能挽救自己的孩子,那麼就算是這些聖母心的傢伙都會非常樂意的。

所以說到最後,最有人情味的傢伙,恰恰是簡淵自己。

整個心理學會也瘋了。不過心理學會在這種問題上還是很清醒的,雖然推翻了約翰的力量,但並沒有覺得簡淵有什麼不妥。在學術這方面,還是有些節操的。權威就是要被推翻的。

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心理學會的成員們家裡也都有孩子啊。而且這件事問題很大。不管怎麼說,簡淵現在都是心理學會的一員,《恆河猴實驗》這也是心理學會的成果之一。

教育界、學校、家長、心理專家、社會各界全都把目光聚焦到《恆河猴實驗》上,因為在實驗的最後,作者簡淵本人也闡述了正確的育兒方法論。

所以僅憑《恆河猴實驗》,簡淵瞬間變成了最知名的心理學專家。

這種名氣的迅速提升,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從專業層面來說,簡淵的《潛意識概論》專業性更強,而且前景更大。相比之下的《恆河猴實驗》其實揭露出來的東西就這些,更像是一種論證而已。

但是《潛意識概論》從頭到尾都是在心理學界揚名,普通人其實知道的不多。而專業性和研究前景都不如潛意識的《恆河猴實驗》,卻因為和每個人都切身相關的利益,所以讓簡淵的名字瞬間變得如雷貫耳。

甚至簡淵自己也沒想到,僅憑一個《恆河猴實驗》,自己已經從一個小有名氣的心理學研究者,變成了心理學專家。在推翻了約翰的教育理論後,簡淵在心理學會的地位也直線上升。

不過心理學會對簡淵還是有一件事不滿意,那就是《恆河猴實驗》的作者署名裡,簡淵填寫的是中文名,而不是英文名艾利克斯。

伴隨著巨大的名氣,各大期刊發來約稿和採訪的邀請,很多心理學研究機構還有大學都拋來橄欖枝,更多的宴會邀請更是數不勝數。

不過簡淵幾乎都拒絕了,他沒興趣走進一個個的名利場,他做《恆河猴實驗》的初衷,也不過是想讓更多的孩子不去遭受隔離教育的副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