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13 開仗(下)

月瑤靜靜地坐在床頭,就連屋子裡瀰漫著的清甜的香味她都好似聞不著一般。

明珠著急地看著向薇道:“這是給嚇傻了。”

向薇看著月瑤的神色,不像是嚇傻了,反倒是像在想事。對於月瑤時不時地想事,向薇已經習慣了:“先別叫她,她應該在想事。”

明珠不敢再說話了。

月瑤確實在想事,在想上輩子是什麼時候開仗的。想了半天,月瑤也不記得具體開仗的時間。她只記得這仗打了近三年,一直到她死的那年才打完仗。

月瑤算了算時間,好似這開仗的時間沒有太大的變化,可月瑤想著自己跟安之琛說了那麼多的事,安之琛應該早有防備,這次仗應該不用打三年了吧!

月瑤回過神來,看著明珠與向薇目不轉睛地看著她,明珠擔心地說道:“月瑤,你沒事吧?你別擔心,雖然說西北在打仗,但是表弟一定不會有事的。”

向薇翻了一個白眼,哪隻眼睛看到月瑤擔心害怕了,向薇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是跟明瑤鬥嘴的時候:“西北打仗,我們得回京城了。”西北在打仗,作為將領的家屬都得留在京城,面上是保護,其實是為質滿這是不成文的規矩。

月瑤能出京,那是因為在太平時候,管束的稍微鬆懈一些,畢竟月瑤是打著看望玉山先生的名號才到江按的,現在西北打仗了,月瑤是肯定不能再留在江南了。

月瑤搖頭道:“現在不能走,現在已經十一月了,天氣越來越冷,現在回京我們受得住,可幾個孩子受不住。”大冷天的趕路,可不是拿孩子的健康開玩笑。

向薇有些擔心。

明珠支援月瑤,對於向薇的擔心,她想了一下後說道:“月瑤,你給皇后寫一道請罪摺子,另外我再給姨母寫一封信,應該問題不大。”月瑤只是推遲幾個月回京城,又不是不回京城。

向薇聽了明珠的話,倒沒再說什麼了,有了太后的面子,晚四五個月回京確實沒什麼問題。

有管事娘子過來,明珠就準備出去處理家務事了。

向薇望著月瑤道:“現在我們做什麼?”

月瑤笑道:“寫請罪摺子。”說完就進了書房,一直到用晚膳的時候,月瑤還沒出來。

向薇走進去,見月瑤在畫畫,向薇有一種被雷劈的感覺,丈夫在戰場上,每時每刻都會面臨危險,可月瑤卻是如此鎮定,是對安之琛有信心所以不擔心,還是對安之琛的安危一點都不放在心上,向薇想了好一會,也沒想通月瑤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因為兩種可能都說不過去。

向薇將月瑤手裡的筆拿走,就讓月瑤回神了,月瑤望著牆頭上的鐘,原來是到飯點了。

向薇拭探地問道:“你不擔心安之琛呀?”說起來,晟哥兒三兄弟已經滿了六歲了,安之琛離開也很六年了,這六年,向薇好像沒感覺到月瑤特別想念安之琛。

月瑤有些奇怪,反問道:“他是我丈夫,是我孩子的父親,他如今在戰場上,我怎麼可能會不擔心?”

向薇指著旁邊畫架上的那幅畫,這可是明晃晃的證據:“既然你擔心,為什麼你還能作畫呢?”

月瑤無奈地說道:“作畫跟擔心有關係嗎?”

要是對月瑤不瞭解,聽了這話肯定會覺得月瑤特別沒良心,可偏偏向薇對月瑤非常瞭解,所以她肯定這裡面有事了。

月瑤沒容向薇多想,問道:“牛陽暉回來了嗎?”

向薇點頭道:“回來了,剛剛回來了,我想,牛陽暉馬上也不得閒了。”對朝廷來說,打仗就是在燒錢,打仗要糧草、醫藥、武器還有各種的軍字物資,這些沒一樣離得開錢的,江南是魚米之鄉,乃是徵糧的首要之地,以前募集軍餉江南也是頭站,不過現在最有錢的是海口,江南排第二位,減輕了不少的壓力了。

月瑤面色一僵:“西北開仗,沿海一帶肯定不太平了,那些倭寇肯定會渾水摸魚。”

向薇臉色大變:“你是做夢夢到的?”月瑤的夢十有十會成真。

月瑤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笑了起來:“還用做夢夢到?猜都能猜得到呢?我得將摺子送去給牛陽暉,讓他快馬加鞭送到京城去。”透過驛站才會以最快的速度將信件傳回京城。

牛陽暉並沒回後院,在前院書房,月瑤徑直去了前院。

院子外面的小廝看到月瑤非常驚訝,不過去沒任何遲疑地進了屋子給牛陽暉通報。

牛陽暉親自出來,迎了月瑤進了書房。

月瑤這是第一次到牛陽暉的書房來,書房佈置的很雅緻,月瑤看了神色卻是一黯。

牛陽暉指著牆上的一幅畫,笑著道:“這幅畫你該認的吧?”

月瑤笑著道:“我老師的畫作我怎麼會不認得,只可惜我老師如今年老體弱,再不能作畫了。”一個畫師握不住筆,是最大的悲哀,可沒辦法,人總會老,她以後也會有那麼一天。

牛陽暉輕輕一嘆,很是惋惜地說道:“是啊!如今要得一幅玉山先生的畫作,可是難如登天呢!”

月瑤倒是很大方:“我那裡有還有幾幅老師的畫作,你若是喜歡,到時候挑一幅。”見到牛陽暉搖頭,月瑤笑道:“我當姐夫是一家人,才沒跟姐夫客氣,要不然我也不會一家老小全部都住到你們家裡。”她跟四個孩子住在蘇州這麼長時間,吃穿住行,樣樣都是最好的,可別說付銀子,月瑤自己都提都沒提銀子的事。

牛陽暉笑著道:“既然你這麼說,那我也不客氣了。”

月瑤將自己寫好的請罪摺子遞給牛陽暉:“姐夫你幫我看看,可有什麼需要修正的地方。”月瑤是誥命夫人,請罪摺子是直接上達皇后的,月瑤上下兩輩子還是第一次寫這樣的摺子。

牛陽暉接過摺子,認真看了一遍,月瑤的文采那是不用說了,這完全不需要修改,不過一些小地方還是需要修改,比如有些用詞需要忌諱,在這方面,牛陽暉是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