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二十一世紀篇再回首是百年身(二)

“什麼,你們是電視臺的的記者?”顧念之望著面前突如其來的幾位穿著制服的年輕人,大為驚訝。

“是的,阿姨。”一位女記者十分恭謹有禮的對顧念之道:“文湘戲社成立五十餘年,這些年為弘揚傳統做了不少貢獻。”

“因此被我們電視臺發掘,想在此處隆重召開一次新聞釋出會,號召更多的年輕人熱愛傳統文化。叔叔,阿姨,你們看如何?”

“這……”顧念之猶豫了一下,看向高逸凡:“逸凡,你覺得呢?”

戲社能上電視臺,這對許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但是文湘戲社這些年,一直做得很低調,從沒有想過在津城揚名。

不想這一次竟然被電視臺找到,顧念之自然願意弘揚傳統曲藝與戲曲,但是又怕此舉太過招搖,因此猶豫不決。

高逸凡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思忖了一下:“如果能透過新聞釋出會讓更多的人瞭解曲藝,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念之,我們答應他們了吧。”

顧念之想了想,點點頭:“既然你同意,那我也沒什麼意見了。”

那女記者欣然笑:“好的,多謝叔叔,阿姨。我們這裡還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您二位能否同意。”

“據說文湘戲社的前任班主,就是令尊令慈,是上一個時代的京戲和相聲名角兒。採訪大會的那天,能否請二位老人家前來,讓觀眾們瞭解當時那個年代的故事呢?”

“這……”提到年邁的父母,顧念之不禁皺起了眉頭:“爸媽年紀大了,要讓他們過來參加採訪,怕是太折騰他們了吧。”

“這的確是有些難為我們了。”高逸凡說道:“同志啊,這個不是我們不同意,只是我們父母現在是年近九旬的老人,讓他們來接受採訪,怕是真的要折騰他們了。”

“叔叔,阿姨,不是這樣的。”那女記者解釋:“我們只是想請兩位老人家露一下面,讓觀眾們看到,增強故事的信服力。”

“至於他們當年亂世中的經歷,由我們來說就行。”

“是這樣啊。”顧念之鬆了一口氣,思量道:“這倒是可以,闡述爸媽年輕時的故事,也能讓年輕人因此喜歡上戲曲和曲藝。逸凡,你認為呢?”

高逸凡想了想,點點頭:“這樣也行,但是在採訪大會的那天,我們一定要保證照顧好他們兩位老人家,不能讓他們太過勞累。”

女記者說:“二位放心,釋出會那天,我們會派人接他們的。”

“您二位肯接受我們的採訪再好不過了,這些天我們先準備新聞釋出會的事宜。召開的前幾天,我們會通知你們的。”

“好。”

一個月後,正值四月的春季,暖陽斜照,微風正好。高逸凡,顧念之夫婦與電視臺的記者們籌備好了採訪大會的一切事宜。

當天,把喬錦月與顧安笙從家中接到了文湘戲社,他們讓徒弟們照顧著兩位老人,夫婦二人則去劇場接受採訪。

新聞釋出會的場地就在文湘戲社的劇院,那一天的場面格外隆重。

劇場佈滿了綵綢與鮮花,比任何一次劇場演出的場面都要隆重。

總導演,記者,攝像師都來到了劇院,觀眾席亦坐滿了喜好曲藝的看客。

“好,開始。”總導演一聲令下,便開始了採訪大會。

記者拿起話筒,正式的說:“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到了文湘戲社召開新聞釋出會。”

“您所看到的是屹立在天津五十幾年的文湘戲社,這裡秉承著推崇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此處默默無聞的培養了無數的曲藝人才。”

“究竟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熱愛並推崇傳統文化呢,我們首先有請文湘戲社的社長高逸凡,顧念之夫婦上場,接受我們的採訪!”

話音剛落,便響起來一陣熱烈的掌聲。高逸凡與顧念之夫婦面帶著微笑,並排走上了舞臺。記者向他們問:“高先生,高夫人,你們好。”

“我們首先來採訪一下你們,文湘戲社在此屹立了半個世紀之久,是什麼原因讓你們如此堅持發揚傳統文化,培養曲藝人才的呢?”

高逸凡答著:“我和我夫人自由接受戲曲和曲藝的薰陶,我們便想將這些國粹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時代在進步,但傳統文化不能中斷,我們努力在做的事情就是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

顧念之補充:“我們的文湘戲社最初是我的父母親建立的,他們生於舊時代,那個時代當時是傳統曲藝與戲曲最流行的時候。”

“在那個年代,他們曾是津城的名角兒,他們也極其熱愛傳統戲曲與曲藝。他們一生的願望便是推崇傳統戲曲和曲藝,讓更多的人對其瞭解並喜愛。”

“如今我們也做到了,我們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去推廣傳統文化,我和我先生都覺得這是一件積功德的事情。”

記者說道:“看來二位在弘揚傳統文化上沒有少下功夫呢,那我們想要問一下,您是如何教弟子學藝的?”

“學藝必須要有恆心和耐心,首先……”

記者事無鉅細的採訪著,高逸凡與顧念之亦說得頭頭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