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要說,還要提供給那些家禽家畜的飲用水了。
這方面,是需要很大的流量的。
如果是溫泉,那就更好了。
或許,還能發展一下旅遊什麼的。
旅遊這個詞彙,也是最近才冒出來的,以前大家手裡頭都沒什麼錢,誰還會想著來旅遊?
蘇何不置可否,來了興致:“走,咱們上山看看。”
水量大不大的,上山要探查一番才知道的。
如果這裡有泉眼,水量比較大,那這邊的土地價值才比較大。
否則的話,還得考慮後續的問題。
誠然,可以接自來水,但那個成本就上去了。
直接用水泵從河裡抽水的費用,肯定是比不上用自來水的。
怎麼說,每天澆灌用的水,都是用噸來計算的。
目前來說,一噸水恐怕要接近一毛錢,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張美琪癟癟嘴,還是讓人過來,帶他們上山。
“這泉眼在山頂上,水量不是很大,不過也積累了一個小池塘。”
嚮導解說道,蘇何就知道,這山頂的池塘裡的水,肯定不是完全是池水,還有降雨。
豫章這邊的降雨還是不小的,不管冬季還是夏季,時常有雨水。
一路往上,蘇何發現這山上的植被還是很茂密的,這一定程度上,還是展現出,這座小山的蓄水能力。
而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下水的存量。
“看起來,下次要找專業的水利專業的人來勘測一下,我覺得這座山上的地下水儲量應該不小,即使不大,但也有發展的前景。”
這裡,就不需要放棄了。
當然,說放棄也太早了。
未來不行,還可以使用自來水的。
和出產對比,這點投入,不算什麼。
豫章怎麼說,也是一個大城市,人口雖沒有幾千萬,到時候上百萬還是有的。
供應這樣一座城市,需要多少蔬菜和肉類?
何況蘇何他們的蔬菜和肉類,肯定還是走的精品路線。
投入更多的同時,也就代表了,收穫也會更多。
這座山並不是很大,到達山頂,也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
蘇何發現,這邊的視野也開闊了很多。
眼前的小池塘並不算太大,遠遠無法和落星湖相比。
那一口泉眼出水的速度是真的不太大,蘇何也沒有讓人下去挖開泉眼,這很可能會造成危險。
這種事情,還是要有專業的人來指導才行。
不過根據自己看到的情況,他有一些把握,這山下的地下水應該不少。
至少,一百畝土地還是能支撐的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