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們的穿著上來看,家境都不錯。
據那兩個小夫妻說,他們雖然年輕,但苦於沒有生育能力,所以很想要抱養一個健康的男嬰,別處不放心,一聽到是長公主這裡要找領養的人家,二話不說就來了。也讓思齊放心,說他們家境很好,有田有房,還有僕人,一定會對孩子好,會對孩子負責到底。
思齊一聽,心裡頓時七上八下。
禁不住把人往最壞的地方想,想著別是打算以後來訛她錢吧。
便開口介紹了這個情況。
隱瞞了幼郎的真是身世。只說這是府上一個丫鬟生的孩子,但那丫鬟得了疾病去世了,她的丈夫也死了,所以無人撫養孩子,她作為一家之主,不能放棄這個孩子,任由其自生自滅,便想給孩子找個好人家,讓孩子好好的過一輩子。
兩戶人家聽了,並沒有打消積極性,還都滿懷熱誠。
思齊又聽了這中年夫妻的話。
原來這中年夫妻是萬年縣的人,家裡有上百畝地,僕人不少,還在都城中有生意,也是因為膝下沒有兒子,只有三個女兒,所以年年來都城長安尋找有無合適的男孩,想要抱回去傳宗接代,延續香火。他們也信誓旦旦,保證一定會對孩子好。
思齊看到這對四旬夫妻熱情的模樣,又聽到這家人說家裡只有三個女兒,想保養個男孩傳宗接代,心裡不斷思量,想著這家人肯定會對孩子好,畢竟這歲數了,還有三個不小的女兒,想要再生,也難了,所以基本不用擔心這夫妻倆回去了以後有了親生兒子的困局。
那對小夫妻呢,比較年輕,雖然家境不錯,但不能保證其以後真的不能有孩子,而且人都講究多子多福,只怕這小夫妻以後還會抱養孩子,不能把所有的愛都給幼郎,幼郎難免會吃虧,她很清楚一個孩子在缺愛或是忍讓的環境中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所以她不準備把孩子交給這對年輕的夫妻。
再看這中年夫妻,算是頂好的條件了,家境富裕,人才中年,正是年富力強,非常有精力的時候,把孩子養到二十歲,也才六十,人生七十古來稀,還能給幼郎張羅其他的事呢。
但這夫妻家裡已經有了三個女兒,這不能不讓思齊多加考量。
已經有了三個女兒,苦於沒有兒子傳宗接代,所以想要抱養一個兒子,這在他們家裡應當是多年的共識,女兒們也都知道。根據這對夫妻的年齡推算,三個女兒已經不小,最大的很有可能已經出嫁,既然如此,抱養個兒子回去,勢必會對他們家的女兒產生一定的影響,會把更多的愛和精力放到這個能“傳宗接代”,跟他們自己姓的兒子身上,女兒們的內心該是何等的落寞啊。
親生的女兒竟然還比不上抱來的兒子,如果有哪個女兒做出過激行為,豈不是害了幼郎?
交給這對中年夫妻呢,極有可能害了家裡的三個女兒,又有可能害了幼郎,使其不能長大成人。
想了又想,思齊還是拒絕了這兩隊夫妻,讓雪柳再出去找。
在這對中年夫妻臨走以前,思齊還特地叫住這對夫妻,單獨說了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