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辦理長安城坊市大火案的做法實在有些粗暴了,雖然循我大唐律例辦事確實不錯。”
“但那畢竟是當朝宰相之子,裴寂也有從龍之功,你這傢伙可是得罪了不少人!”
“朕答應你的事情自然會辦到,但千牛衛之事要緩上一緩!”
似乎考慮到秦立桓的心情,李淵竟然如此說道。
他哪裡是斥責的模樣,看起來確實更想在與秦立桓商討一般。
不過此時秦立桓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的內心深處大喊著:“陛下,不是這樣的!”
“你把我當成一條混吃等死的鹹魚就好了,別的什麼是不用的!”
當然,秦立桓的心裡是這樣想的。
但嘴上是絕對不可能說出來的,“伴君如伴虎”這句話,秦立桓可是時刻謹記著。
“謝陛下恩典!”
見秦立桓的認罪態度還不錯,李淵的臉色好看了許多。
他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上,隨後像是想起了什麼一般看向了秦立桓。
“愛卿,左右無事!”
“朕這裡有些奏章,也甚是頭疼,你給朕看上一看?”
給當今天子看奏章?
秦立桓很是明顯的愣了一愣,確認自己沒有聽錯之後,秦立桓方才往前走去。
這還是秦立桓第一次見到天子審閱的奏章。
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嬴政每日批閱的奏章數量便高達古代的120斤。
即便批閱的都是竹簡製成的奏章,但這也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而史上最勤奮的皇帝之一朱元璋,他洪武十七年(1384年)曾在八天之內平均每天批閱奏章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
這可是一個恐怖到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數量。
要讓秦立桓來做,肯定是做不來的。
本著一顆鹹魚之心,秦立桓又怎會沒日沒夜的幹這枯燥無味的活計?
眼下桌案上的奏章不少,身為大唐帝國的開國君主,李淵的任務量比之其他君主並不少。
“這份奏摺,這份,還有這份!”
“這幾份奏摺都是朕極為頭疼的事情,左右看你無事,便讓你頭疼去!”
“明日早朝,你身為我大唐帝國的逍遙侯,也沒有一直在家賦閒的道理!”
“你且隨你父親翼國公一起上朝,朕要知道你是怎麼處理這些事情的!”
李淵也不由秦立桓分說,他直接就是下令道。
大概是看到秦立桓賣肚兜的舉動,李淵也是著實被氣到了。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