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自然的。
秦立桓將小太監牽著的那兩匹千里馬中一匹的韁繩,直接遞給了李丹姝。
“這匹千里馬,為你贏來的!”秦立桓笑著對李丹姝說道。
“好!”李丹姝也是沒有多說什麼,其實她與秦立桓兩人之間的默契。
有時候只需要一句話便能理解、通透。
“秦公子!”
“今夜,公主殿下便交給你了!”此時,李丹姝的婢女似乎比李丹姝更為激動一些。
秦立桓跨坐在駿馬上,見丫鬟娟兒這般說道,秦立桓微微俯身,揉了揉娟兒的腦袋瓜子。
“放心吧!”
隨後,秦立桓便與李丹姝策馬於玄武門出,往長安城的大街小巷處奔策而去。
中秋佳節,長安城街道上人流如織。
不愧為這個世界一等一的城市,長安城街道之繁華遍觀世界都是少見的。
在史料的記載中,整座長安城規模宏偉,佈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
其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幹道。
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
長安城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10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而長安城“外郭城、皇城、宮城、禁院、坊市”在內的所有地塊,佔地總面積達到驚人的87平方公里!
這面積相當於1400座“水立方”(62950平方米),比當時歐洲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還要大整整7倍。
可以說長安城當之無愧當時的超級國際大都市!
而長安城的人口在頂峰時期,更是達到180多萬。
在那個時代,一個沒有高樓大廈的城市要容納一百八十多萬人口,這個數字想想都是極為恐怖與可怕的。
長安城分為東市、西市,東市靠近宮城,略顯嚴肅一些。
至於西市則聚集大量“胡姬”與東南亞各國藝人。
舞者戲子,曲藝雜耍,比比皆是,往來不絕。
秦立桓與李丹姝便是從大唐皇城的玄武門出,貫穿了整個東市來到了西市之中。
此時,長安城西市上的攤販們充斥巷街上,他們將各種吃食,冠梳、領抹、緞匹,蔬果,柴炭等等物件兒都是擺上了攤兒。
西市坊街上都是攤販以彩紙、綵綢、松柏樹枝紮起的綵棚,這些綵棚與中秋佳節這節日喜慶的氣氛頗為相合。
不少攤販深諳女子喜好,擺上各樣好看的服飾。
像是銷金裙、緞背心、緞小兒、銷金帽兒、抹頭子、花環釵朵、篋兒頭、銷金帽兒等物件兒在小販的攤邊。
各種物件兒琳琅滿目,令中秋佳節夜遊縱賞的女子們看花了眼。
不少夫人小姐便在這攤邊流連忘返,似是魂兒都被小販手中的物件兒都給勾了過去。
此刻西市的潘樓大街上,遍扎綵棚,處處額度高懸燈火,將整條大街照的猶如白晝一般。
耳邊滿是攤販們賣力買賣的吆喝聲。
不少遊賞的男女各個身上著錦,女子頭戴珠玉。
就連那些年少風流的少年們也是紛紛簪花出行。
一時長安城的大街上可謂是紛紛濟濟,滿街的喧鬧,汴京的繁華,真如天上人間一般。
秦立桓與李丹姝二人看這街上的盛景,策動胯下的兩匹汗血寶馬緩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