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轉口,“這人今年二十有六,身上有童生功名,在青陽鎮上作私塾先生,是做學問的。”
“以後說話嘮嗑,跟宋家幾位爺也說的上,聊得來。”
做學問的……周氏心思一動。
暗暗的想,此人樣貌不俗,既是私塾先生,以後若是和惠英成親,搬來這邊,去宋記學堂給孩童啟蒙,也不錯!
“那他家裡都有什麼人?”
周氏上了心,準備細細打聽。
於是看著張媒婆道,“二十好幾了還沒成親,不是有啥問題吧?”
這人論年紀,比宋惠英小一歲。
不過在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做女大三抱金磚,小一歲根本不算什麼,周氏壓根兒沒放在心上。
“有爹,有娘,有兄嫂,侄兒,他在家中行三,曾經娶了一妻,後來病死了,留下一雙兒女……”
張媒婆把此人的情況,大致的向周氏陳述了一遍。
有兒有女?
周氏聽罷,眉頭便蹙了起來,有兒有女這點,她不怎麼願意。
不過周氏的心裡也明白,宋惠英這個年紀,若是想找無兒無女的,幾乎不可能。
“沒分家?”周氏眼皮一挑。
張媒婆察言觀色,一看周氏這表情,就知道她心下不大樂意。
立刻訕笑道,“暫時是還沒分家,這不是父母在,不分家嗎!”
“都是正經人家,讀書出身,特別看重這些禮教。”
張媒婆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周氏的神色。
小心的道,“我也跟他爹孃談了,他爹孃說了,若是女方這邊願意的話,分家也行。”
“反正孩子都大了,樹大分支嗎,是早晚的事兒。”
“也對,樹大分支。”周氏應了一句,便不在說話。
孫氏在一旁看了,連忙走了過來,笑道,“別光顧著說話,來喝喝茶,喝喝茶。”
“哦,好!好!”張媒婆抬頭。
“那我先喝口茶,宋家的茶葉都比別處金貴。”
張媒婆也是個靈透人,你看屋子裡這麼多媒婆便知道,周氏這是想聽別人,也介紹介紹。
於是立刻順著順著周氏的意,退了下去。
張媒婆一走,其中兩個官媒手疾眼快,擠了上前。
“老太君……”
“老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