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完之後眾人這才回到主題來。
溫言這一次就說了一個大概計劃,具體怎麼實施就需要眾人來補充完善。
最終,陳勇決定辰時末溫言和朱炎帶領五千騎兵衝擊鮮卑部落的正方。
不過這兩人是有先後順序的,畢竟這些兵馬除卻溫言那五百人,其餘的幾乎都患有夜盲症。
所以除去溫言那五百人,剩餘的四千五百人馬速並不快。
這四千五百人馬等到天一亮就緊跟溫言的步伐衝進去。
至於剩下的五千人馬則是在他們離開後半小時後再出發,他們分別衝擊部落左右兩個方向。
可能有人要問,為什麼不等到天亮再一起衝鋒?
一是天亮了溫言的技能沒有了。
二是分三次進攻也是為了給鮮卑營造一種心理壓力。
人突然被驚醒,內心本來就比平時要敏感,而這時候突然被三波騎兵襲擊心理防線大都會崩潰。
他們會以為敵人有很多,反抗的動作也會少很多。
不過現在進攻的計劃是有了,所以接下來是什麼商討一下下一階段四面開花的事情。
但接下來陳勇叫了一名親兵過來將暗影給帶了過來。
“諸位,這位就是給我們帶來鮮卑詳細訊息的義士。”
眾人本來還好奇這人一看就知道不是軍中之人,校尉他怎麼會在這種重要場合裡將其帶進來?
原來這地圖就是他所畫的,這樣就合理了。
而且他們也十分佩服他,因為這地圖實在是太詳細了,連鮮卑龍城都有標記。
這可不得了,鮮卑龍城距離大漢起碼有三千里的距離,就算是與鮮卑經商的也是禁止靠近龍城五百里的範圍。
所以說這是漢人都沒有去過的盲區來的。
“現在我們就來討論下下一階段的目標。”
按照之前所說,就是分兵四路的事情。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再加上暗影在一旁指出那些路適合那些路不適合行軍。
最終決定四路兵馬總路線是南下,但一路往遼東方向、一路按原路返回、一路去幷州、最後一路則是最遠的涼州。
這四路兵馬一路南下一路對中小部落進行突襲,勢必要弄得聲勢浩大起來。
這四路兵馬,要說最危險的就是原路返回的那路,因為有可能會被回援的鮮卑給堵住。
所以這一路由陳勇親自帶路,而最安全的可以說是往遼東方向的。
遼東方向的大都是烏丸人的地盤,而烏丸一直是被鮮卑欺壓的物件,所以肯定不會幫助鮮卑攔截他們。
涼並兩州的危險程度大差不差,溫言就是幷州的那一路。
分工明確後大家就離去了,除了必要的斥候放出去後所有人都捉緊時間休息起來。
七月十三辰時
溫言已經起來了,有內息存在的武人一天只要休息兩個時辰也能保持精力旺盛。
溫言看了看時間,還有不到一個小時他們就要出發了。
其實現在的他心裡也沒有底,主要是一萬人去偷襲二十萬以上的大部落,就算他們外出征戰了,這裡也有十幾萬人吧。
而且不同於中原,這些草原異族可是全民皆兵的,他們的婦女、半大小夥也是有一定的攻擊性的。
溫言真是不得不佩服陳勇,他爸沒給他取錯名字,是真的勇啊。
這時,溫言感覺到他的身後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