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九看到地圖上標註著的敵我態勢,可以看出儘管自己已經提供了日軍的兵力部署以及進攻路線,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與歷史上的兵力部署情況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
也可以理解,受到內部派系林立、以及運輸條件等方面的制約,也只能做這樣的作戰部署。
還有一個原因,是日軍的戰鬥力強大,戰役的主動權掌握在日軍手上。
武漢會戰,**方面投入了110萬人,日軍方面投入了30萬人,在兵力上看上去**佔優勢。但是日本是現代化(當時的)的工業強國,部隊的裝備訓練遠遠超過了**方面。日軍投入了現代化的作戰飛機三百餘架、作戰艦艇137艘,**方面只有50艘老舊作戰艦艇,噸位只有日軍艦艇的110.有200架飛機,其中13無法起飛,只能用做零件拆解。
日軍在強大的火力支援下,能夠按照他們的預定的進攻路線攻擊前進,佔據著戰場上的主動權,**也不得跟著日軍的腳步,做這樣的兵力調整。
有些事情並不是你事先知道了,就可以改變結局的。比如說米國要攻打伊拉克,他的航空母艦就在海面上停著,兵力的調配也可以說基本上是透明的,但是伊拉克仍然無法避免失敗,雙方的實力懸殊實在是太大了。
參戰的**將士們儘管英勇戰鬥,但是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也只能打出這樣的結果了。
王金棟說的很有道理,高九的確是無法參與是戰略和戰役層面上的部署。即使制定出再好的計劃,**的將領們也不會聽從高九的指揮,戰役計劃也就形同虛設。
武漢會戰期間有一個著名的事件,那就是馬當要塞的失守。
馬當要塞由德**事顧問設計,**經營了幾個月,耗資無數,堅固異常,是阻攔日本海軍的堅固堡壘,軍委會對它寄予厚望,認為它至少能阻止日軍攻勢一個月左右。
日軍波田支隊在攻佔安慶後,繼續搭乘海軍艦艇沿長江西進,6月下旬抵達了江防要塞馬當的封鎖線外。
馬當要塞附近守軍為李韞珩的16軍,兩週前,李韞珩不知哪根筋搭錯了,大敵當前竟然還辦了一個為期兩週的“抗日軍政大學”。6月24日,李韞珩還大肆鋪張地辦了一個隆重的結業典禮,邀請了16軍各級軍官和當地士紳參加。日軍肯定事先得到了這個情報,於是6月24日凌晨,在16軍的防地東流登陸成功,然後順利地攻下了既無準備,又無主官指揮的香山、香口等地。
還好,防守馬當要塞長山核心陣地的海軍陸戰隊2大隊沒有派人參加結業典禮。在總隊長鮑長義的指揮下,2大隊頑強抵抗,打退了波田支隊的三次大規模集團衝鋒。
鮑長義這邊打得昏天暗地,李韞珩那邊結業典禮則開得隆重得很,講完話之後又有用餐,喝得一塌糊塗。見16軍暫時指望不上,鮑長義趕緊發報給在武漢的老上司謝哲剛。謝哲剛一看電報,吃驚不小,立馬報告了軍委會。
軍委會看了謝哲剛送來的電報,命令駐紮彭澤的167師長薛蔚英立刻率部走公路增援長山。李韞珩故意拖延,命令167師長薛蔚英走小路。
薛蔚英跟戰區長官有矛盾,他想了很長時間,最後選擇了走小路,延誤了戰機。鮑長義的2大隊在堅持了兩天後,傷亡已經過半,而且炮彈也打光了。為了避免全軍覆沒,2大隊不得不撤離陣地。日軍佔領長山陣地後,馬當炮臺也跟著丟了。
最終李韞珩和薛蔚英被軍委會槍斃。馬當要塞丟失以後,**陷入了戰役上的更加被動的局面。
李韞珩和薛蔚英這樣的高階將領,連軍委會的命令都不聽,高九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高九能夠做的,也就是在具體的戰鬥上,盡到他作為一個抗日戰士應盡的責任。他暗暗打定了主意,在軍事部署上的問題不發表意見,可以按照第五戰區的要求,為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
看到高九在地圖面前沉吟,馮處長問道:“高先生,您覺得第九戰區的戰役部署有什麼缺陷嗎?”
高九既然改變不了戰役部署,他也沒有必要在這上面發表不同的見解,平白無故地得罪一大批人。
要知道,這麼大規模的戰役計劃,是多少參謀人員和高階將領們嘔心瀝血制定出來的。否定人家的作戰計劃,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高九說道:“戰役部署很好,只要各部能夠按照預定的戰役部署,完成自己的任務,武漢會戰一定能夠取得很大的戰果的。”
高九的話裡有話,是說戰役部署是一回事兒,各支部隊具體的執行又是一回事。而且,高九有沒有說武漢會戰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只是說會取得很大的戰果。他的態度已經十分明確了,其實是對第九戰區的戰疫計劃的執行表示了質疑。
馮處長對於第九戰區內部的事情十分清楚,他聽明白了高九的意思。於是他就讓林燕妮陪同高九,他自己去向參謀長彙報。
不一會兒,馮處長回來了,他說參謀長還是要求高九過去詳談。
高九在馮處長和林燕妮的陪同下,來到了第五戰區司令部作戰會議室。在會議室裡面有參謀長、副參謀長以及十幾名高階參謀人員,他們都是戰役計劃的制定者。看到高九如此的年輕,眾人都感到十分吃驚。
寒暄過後,參謀長請高九對戰役計劃發表意見。
高九的名氣太大了,在場的高階將領以及那些軍官們,都緊緊地盯著高九,擔心高九找出他們所做的戰役計劃的毛病,那會顯得他們十分無能的。
高九說道:“剛才我在軍情處已經看了戰區的戰役計劃和兵力部署,我認為是完全正確的。”
高九說完了這番話,眾人都鬆了一口氣,覺得高九懂事兒,平添了對他的一份好感。不過,在他們心裡也隱隱約約的認為,高九隻是來自小地方的一個小人物,只能在區域性的問題上發表見解,對於大規模的戰役計劃是無能為力的,心中不免對他有些輕視。
對於這些將領們的想法,高九完全不在意,他也不想跟這些人過多地打交道。只是作為一個抗日戰士,他願意盡到自己的本分。
不管怎麼樣,高九還是贏得了第五戰區的將領們的好感,作戰會議室裡面充滿了輕鬆愉快的氣氛。
去機場迎接高九的副參謀長誠懇的說道:“高先生,武漢會戰已經進行到這個階段了,戰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還是請你對接下來的戰役的發展,提出你的寶貴的意見。”
對於武漢會戰,高九真的想在其中發揮一些作用,能夠多消滅一些日軍總歸是好事兒。在這裡,他接下來的行動還需要這些高階將領們支援,因此,他不能讓這些將領們小瞧了自己。
於是,他根據武漢會戰相關的歷史資料,指出了幾處日軍即將進攻的路線。在這幾處日軍採取的是偷襲戰術,是出乎在場將領們的預測的。
作戰處長有些疑惑的說道:“日軍進攻南昌不走北路,走南路?這不大可能吧?南路是水往稻田地帶,他們的機械化部隊如何行動?”
高九知道自己無法說服這些高階軍官們,他淡淡的一笑,不再發表意見。
參謀長對高九的印象很好,他相信高九不會無的放矢的。但是這些事情沒有得到印證,也不能就因此而調整兵力部署,他決定觀察一下高九的預測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