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三十章 撿了大便宜

盧兆明和馬玉林對於高九十分欽佩,雖然高九拒絕了他們跟蘇聯軍工部門的人見面,但是他們也知道,這是高九為了保護他們。

他們二人雖然與尤勁松同屬於國民政府,但是他們對於尤勁松對高九的態度也感到不滿。

他們二人其實猜到了高九跟蘇聯軍工部門接觸的目的,就是為了將來從德國要回的武器能夠過境蘇聯,至於具體怎麼做的,他們也不太清楚。

於是,他們如實地說道:“高先生在做什麼,我們也不太清楚。”

尤勁松沒少在背後議論高九,外交部的人也受到了他的情緒感染,再加上他們剛剛因為安排跟米哈伊爾見面的事情被打了臉,因此,對高九都有些不滿。

一位負責人說道:“高先生私下跟蘇聯軍工部門的人見面,有沒有可能會洩露國民政府的機密?”

這話說的,就連盧兆明和馬玉林都不樂意了,因為他們二人是軍令部軍工部門的人,外交部的人說高九向蘇聯軍工部門洩露機密,等於就是說他們二人洩露了國民政府軍工部門的機密。

他們二人這才明白了,為什麼高九不讓他們參與此事,不僅僅是不願意讓蘇聯的克格勃的人員盯上他們二人,也不願意被國民政府的自己人懷疑。二人心裡不由得對高九充滿了感激。

馬玉林不滿地說道:“你們說的這叫什麼話?什麼叫洩露國民政府的機密?簡直是太過分了。

首先,高先生不是國民政府的人,他對於我國的軍工方面的的機密一無所知。其次,蘇聯的軍工、科技比咱們的要先進不知多少倍,咱們又有什麼東西可以向人家洩密的?”

外交部的人被說得啞口無言,他訕訕地說道:“我只是提醒你們,跟蘇聯人打交道要多加小心。”

盧兆明和馬玉林回到了住處,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高九。高九苦笑一下,沒有說什麼。

guo府內部的事情十分複雜,很多時候跟外國人打交道,都比他跟他們打交道要容易得多。

不久以後,高九再次來到了兵工廠的那幢白色小樓。

這次參加見面的除了米哈伊爾以外,還有蘇聯軍工部的領導、克格勃局長等人。

蘇聯方面的人互相配合著跟高九談話,想套出高九在中國境內的武器研製小組到底掌握了哪些東西。

高九也東拉西扯,話中透出了在中國國內的研究小組,掌握著一些比較成熟的先進武器,還有一些先進武器正在研製之中。

米哈伊爾也參加了談話,他的任務是驗證辨別高九所說的事情的真假。

會談完了以後,雙方並沒有談高九此行的目的。高九也不急在一時,他要給這些蘇聯人留下時間,充分地考慮清楚再說。

高九告辭離開之後,克格勃的局長問道:“這個中國人說他們掌握了先進武器,這些事情是確有其事呢,還是虛張聲勢?”

米哈伊爾肯定地說道:“這位中國來的高先生所言非虛。他們掌握的軍工製造方面的先進科技,可以肯定地說,確實已經領先了咱們蘇聯的軍工製造的科技水平。”

軍工部的領導也是工程師出身,他們也贊同米哈伊爾的觀點。

克格勃局長說道:“這些中國人掌握了這麼先進的武器製造技術,對我們偉大的蘇聯構成了威脅。我想把這些人扣下來,你們認為如何?”

米哈伊爾苦笑道:“根本就沒有用,武器的研製絕非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尤其是像坦克這樣的重型裝備,是要有許多工程技術人員一起進行研製的。你扣押了他們一兩個人,根本就沒有意義。”

軍工部的領導也說道:“我建議最好不要這樣做。激怒了這些中國人,他們完全可以把這些先進的武器製造技術,拿去交給偉大的蘇聯的敵人。”

克格勃的局長覺得事情十分嚴重,他有些疑惑地問道:“中國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武器即使研究出來,他們也製造不了,那他們研製這些武器幹什麼?”

軍工部的領導說道:“我也考慮了這個問題,我猜想,他們研製這些武器應該是用來進行交換的,或者交換武器,或者交換金錢。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中國人來到這裡,就是要用這些東西,來跟咱們偉大的蘇聯交換某種利益的。”

幾個人商量過後決定,首先請示上級,然後跟高九進行談判。

克格勃的局長把事情的經過上報給了克格勃總部,克格勃總部已經透過蘇聯派駐到武漢的克格勃工作人員,對高九進行了調查,然後寫出了報告,上報給了蘇聯統帥部。

克格勃總部的報告上寫道:中國人高九,現年26歲,出身於米國,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此人精通多國語言,有極高的軍事才能,被中國人譽為戰神,在對日作戰中,取得過很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