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筆頭家老的長船貞親雖然在前面一直幫著秀家說話,但是在最後依舊向秀家說道“轉封之事事關重大,我等身處中樞自然知道本家內外的真實情況,殿下或可以與我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但是過幾日的大會上,那些吉備7國的豪族武士們怎麼辦呢?
他們才不會關心什麼“貿易的勇貿易補償、知行的用知行補償這些話。”又或者什麼“保留了尹予及將太宰大人直參之後實際加封了40萬石”這種官話,對於他們來說貿易收入他們不關心,他們真正關心的只有能夠傳世的知行!”
一直沒有發表自己意見的立原久綱也在此時插話道“此事倒好解決,一來本家切切實實了加封,有多餘的土地給他們。而且他們之中會有許多人隨著本家出征關東,可以親眼看看關東的情況。
不論我們說的多麼天花亂墜,都沒有眼見為實來的有說服力,當他們看到千里平原的時候,自然會願意鬆口的。
我所擔心的還是兩件事:其一,不論他們知不知道相模對關東的意義,必然多少聽說過兩次小田原圍城戰,也知道小田原難攻不落的稱呼。
我估摸著此戰最難的戰役莫過於小田原,他們或許也能親身體會一番,屆時相模一國特別是小田原不再本家手中很難讓他們有安全感,恐怕會引起新的非議啊。
其二,就是太宰殿下直參這事兒,縱使殿下說出萬般好處,但是其造成的政治影響必然是非常惡劣的。
歷來只有當主家掌握不住麾下大名的時候才會在上級大名的安排下,讓其與麾下家臣分家。
殿下掌控本家必無過錯,又得麾下武士之心,有在之後的關東之戰中立有功勳,本來應該是乘風而起之勢。
卻在轉封關東這個節骨眼上,在關白殿下的主持下要求和太宰殿下分家,恐怕會給家臣們一個不好的訊號。”
立原久綱的話沒有說的太明白,但是其中的意思已經表達清楚了,秀家現在對內無錯,對外有功,雖然或許會議戰功的名義進行封賞,但是關白也給出了非常耐人尋味的動作。
而這個動作很有可能讓天下人認為這是秀吉對自己有意見,到時候別說別國大名了,或許連麾下的武士們都不敢跟著自己去關東,畢竟誰願意跟著一個沒有前途,被上級穿小鞋的老闆呢?
頴娃久虎也在一旁附和道“立原大人說的倒是實話,不要小瞧戰國豪族的政治嗅覺,縱然他們學識不高,但是政治敏銳性是不低的。”
隨後他向殿內諸人說道道“不過這事兒對於本家來說不一定全是壞處。”
頴娃久虎的話瞬間引起了眾人的興趣,向其詢問道“此話怎講?”
“既然太宰殿下直參之事已基本成為定局,那麼殿下不如妥善利用這次機會凝聚人心,表現出與家臣們同仇敵愾之心。
屆時表示會尊重家臣們的意見,前去京都再與關白殿下商談,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態度一定要表示出來。
最重要的是要讓天下大名們看到本家的情況,對本家表示出同情,畢竟誰都有可能經歷轉封,本家為豐臣天下出力如此之多都遭到這樣的處置,難免會有兔死狐悲之情。”
說完一半,頴娃久虎停頓了片刻想要看看眾人的反應,卻聽到秀家的催促“繼續說下去。”
“最為關鍵的就是殿下提議的契機,我認為應該是在關東戰役開始之前,從備前出兵的前提。”
頴娃久虎的話音未落,宇喜多詮家便提問道“為什麼不在關東之戰結束之後,天下大名齊聚小田原的時候提?”
“因為那個時候雖然天下大名都聚集在小田原城之下,關白殿下或許會因為顧及顏面或影響答應殿下的要求,但是殿下難免有逼迫之意,這對於今後您與關白殿下之間的關係恐怕會有影響。
剛剛其實解釋了這麼多已經很清楚了,關白殿下給出的封賞並不低,只是將將適中罷了。您或許可以以此和關白殿下談條件,但是絕對不能逼迫他,上位者最恨下屬脅迫。
照我看來,到時候秀家的態度已經表示出來,有顧及了關白殿下的面子,關白那邊的態度必然有所軟化。
其一就是憑藉軍功再加封20~30萬石未嘗不是不可能,屆時本家就是200萬石的大大名。
其二就是太宰殿下的直參問題了,殿下應當向關白殿下表態清楚,太宰殿下可以直參,但是不能在轉封的同時直參。關白殿下也是通情達理之人,想來通融和一兩年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