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行在這幾年中朝思暮想的就是今天的見面,而這次見面不管提到什麼,最後都會扯回到太祖錦囊上,這個黑袍跟自己磨唧了三年,最想要的還是這東西,所以李滄行一早地準備好了說辭,他微微一笑:“黑袍,你的建文帝詔書可曾帶來了?”
黑袍哈哈一笑,拿出了懷中的那捲面色發白的詔書,在李滄行的面前晃了晃:“這個你上次就見過了,今天還想再看一次嗎?”
李滄行微微一笑:“不必了,你還真是有備而來啊。”
黑袍的濃眉一揚:“為了證明我們之間合作的誠意,你是不是也應該拿出太祖錦囊了?”
李滄行平靜地說道:“這東西我現在還不能拿出來。”
黑袍的眼中冷電般的寒芒一閃,聲音中帶了幾分怒氣,一絲殺意:“什麼?你到現在還沒取太祖錦囊?李滄行,你可是在耍我?”
李滄行的嘴角勾了勾,平靜地說道:“我沒耍你,當年我也沒說三年後就要交出太祖錦囊,只是說會幫著聯絡蒙古人罷了,黑袍,是你自己的理解出了問題吧。”
黑袍怒道:“好你個李滄行,竟然敢這樣戲耍老夫,沒了太祖錦囊,我們在內地也無法起事,光有外援,又有何用,你是不是不想合作了,還是當年就抱了拖上三年的緩兵之計想法?”
李滄行沉聲道:“黑袍,你我的目標一致,都是為了推翻狗皇帝嘉靖,奪取天下,我為什麼要騙你,還要用什麼緩兵之計?難道我召集這上千豪傑,想要到東南自立,只是為了騙你,逗你玩嗎?”
黑袍冷笑一聲:“你也知道老夫的手段,知道老夫的實力,你知道騙了老夫後,老夫不會這麼輕易地饒過你,所以你找這些人自保,再找理由和藉口到東南去經營自己的力量,以後好與我對抗,難道不是嗎?”
李滄行放聲大笑起來,聲音連兩裡外都聽得清清楚楚,若不是在這方圓十餘里都無人煙的荒野大漠中,一定會引來周圍的人驚起,黑袍冷冷地看著李滄行的大笑,一言不發。
笑畢,李滄行正視黑袍,一字一頓地說道:“黑袍,你是聰明人,我如果真的有意與你對抗,就是以我現在的實力,你覺得能那麼容易消滅我嗎?說輕點兩敗俱傷,說重點就算你能消耗巨大地把我消滅,只怕你刻意隱瞞多年的所有實力,都要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吧,到時候陸炳,嚴世藩,甚至中原的正邪各派,又有誰能容得下你這個終極魔功的傳人?”
黑袍咬了咬牙:“你現在羽翼還沒有完全豐滿,就跟這樣和我說話,以後若是等你實力暴漲,那我還如何製得住你?”
李滄行微微一笑:“黑袍,為什麼你總是在想跟我對抗的事情呢,至少有一點我們是有共同目標的,那就是推翻嘉靖皇帝,你反正已經一把年紀,讓你當幾年的皇帝,過過這把癮,以告慰你的祖先建文帝,倒也無妨,至於我嘛,你不是說以後會傳位於我的嗎?”
黑袍上下打量著李滄行:“怎麼,你現在也對皇位,對權力有興趣了?”
李滄行點了點頭:“不錯,想要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只有掌握那至高無上的權力才行,我之所以顛沛流離半生,任人擺佈,受人控制,說白了不就是因為我無權無勢,卻又堅守理想嗎。這兩年我在蒙古草原上見多了強者為王,弱肉強食的事情,深感以前我的是多麼地可笑和愚蠢,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保護自己想要保護的人。黑袍,我跟你聯手起兵造反,總不可能什麼好處也沒有吧,就是為了現在跟著我的兄弟們,我也得承擔起這個責任,對不對?”
黑袍嘆了口氣:“想不到你在這大漠之中流浪幾年,竟然能自行參悟這些道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李滄行的眼中寒芒一閃:“你什麼意思?難道我的人生一直由你控制和安排嗎,你到底是誰?”
黑袍的眉毛一揚,笑了笑:“你的命運完全是自己安排的,除了後來進入錦衣衛被陸炳操縱和控制外,誰又能主宰得了你?”
李滄行冷冷地“哼”了一聲:“你知道就好,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李滄行這輩子再也不會受人擺佈,被人愚弄了,黑袍,你我以後就是平等的盟友,所以不要對我用發號施令的口氣說話。你手中的建文帝詔書我暫時沒有興趣,所以也請你不要逼我交出什麼太祖錦囊。”
黑袍的眉頭一皺,轉而沉聲道:“我沒有逼你交出太祖錦囊,只不過現在我們兩家合作,肯定要把錦囊和詔書同時出具,才能正式起兵的,你不也說過,要靠這個迅速地在前期積累起起家的部隊,以爭奪天下嗎?”
李滄行點了點頭:“不錯,我是說過這話,但我還說過,力量弱小的時候,你就是把這東西拿出來了,也不會有人跟著我們造反的,這才有了我當年提出的三個條件,你去訓練軍隊,積累錢財,而我去尋找外援,只有達到這三個條件後,才有起事的資本。”
黑袍重重地一拍手,大聲道:“現在前兩條我不是已經做好了嗎,你也有意到東南去尋找外援了吧,情勢一片大好,為什麼還不拿出太祖錦囊來?”
李滄行微微一笑:“我現在還沒有和倭人與西班牙人正式搭上關係,這個外援還不牢靠,而且我們缺少一個足以起事的基地,黑袍,我問你,如果我現在拿出太祖錦囊,你拿出詔書,我們又能去哪裡登高一呼,讓四面八方的人來投奔我們從軍呢?”
黑袍微微一愣,轉而說道:“當年太祖起兵淮西,後來定都南京,而建文帝也是在南京被朱棣害死的,正是因為朱棣知道自己在江南不得人心,才會滾回北京城去,那裡才是他經營多年的老家,以後我們若是想起兵,肯定也是要在南方,最好就是在南京城,我在那裡有不少勢力。”
李滄行點了點頭:“可是南京城畢竟有數萬軍隊,也有大明設的南京六部,整個官僚系統都和北京城的一模一樣,當年寧王起兵謀反,南京可沒有站在他的這一邊,你一開始就想著在南京揚旗起兵,那是找死,成祖當年能在北京起兵,那是因為他在北京經營了多年,黑袍,你敢說你在南京城可以一呼百應嗎?”
“所以我一直勸你,心急吃不得熱豆腐,沒有實力的時候就急著起兵,只是自尋死路,等到我們有了足夠的實力後,我才會考慮拿太祖錦囊,你放心,錦囊現在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奪走,我如果想拿,隨時都可以。”
黑袍咬了咬牙:“錦囊的事情以後再說,先說起兵的地方,當年寧王想的就是迅速地奪取南京,只要南京一下,那江南半壁江山可以傳檄而定,你說不能在南京起事,又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