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做的菜和桌子上的菜差距很大?
我不要面子的嗎?
習山心裡大受打擊,他感覺平時8號屋的人說他做飯好吃,全是在照顧他面子;
怪不得平時郭奇林愛出去蹭飯,習山很不服氣的盯著他看;
郭奇林奇怪的問:“你怎麼了?幹嘛這麼看我?”
“你跟我說實話,我平時做的菜味道怎麼樣?”
“還可以啊。”
“你看孟姐,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懷疑你們都在演我?”
郭奇林看過去,哭笑不得的說:
“真沒有,你做的菜還可以。”
事已至此,習山也不好多說,自我安慰道:
“行吧,我就當你說的是真的。”
看他樣子,舒琪莞爾一笑,覺得這個男生很可愛,笑道:
“我上次也吃過你做的菜,味道真的還可以。”
習山‘大喜’,“琪哥,我相信你不會騙人。”
郭奇林:“???”
怎麼感覺被差別對待了?需要這麼明顯嗎?
飯桌上,
宋丹和賴冠林還在交流,
“程程程是一個很弱的人,他沒有氣場,然後就因為沒有提前通知...”
“不,我想說的是原則性問題。”
“你那個根本就不是原則,我認為,如果你按照這種思想,繼續下去還會碰壁。”
習山聽著她們聊天,感覺兩人之間還是有代溝的,這是真的存在,不是嘴上說說的;
宋丹那個時代的人,覺得不管做什麼事都是‘以人為本’,人情比事情要重要;她覺得張瀚最後和程程程爭吵沒有必要;
宋丹是這麼想的,
‘活動的準備工作又不用你做,你只需要花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參加一下而已,照顧一下別人的面子,很輕鬆的一件事,沒什麼不好的。’
但對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講,
規則就是規則,犯過一次就可能犯第二次,我沒有耐心等你去改變,還不如一剪刀剪掉。
因為程程程沒有提前通知,所以張瀚很生氣,加上各種原因,最後選擇攤牌;然後兩人針尖對麥芒,鬧得很僵硬。
當然,一般人都比張瀚有耐心;他們能忍受第一次,但事不過三,大部分年輕人的忍耐限度是三次。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接觸的環境;
以前的人吃過苦,深刻體會了‘來之不易’的含義,他們忍耐性比較強;
現在的人接受各種各樣的資訊,變得有些浮躁,吃得苦也比較少,不想自己受委屈。
還有就是選擇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