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章:入秋

且不提魯陽鄉侯父子三人對此作何想法,周氏倒還真是替小兒子趙虞精挑細選起來。

想來也是,周氏原本就擔憂趙虞的婚事,畢竟趙虞是二子,不受外界重視也是理所當然,是故她才早早替兒子做了準備,培養靜日後作為兒子的侍妾,無論如何娶的妻子如何,最起碼能讓兒子有個可以信賴、可以寄託的女人,可沒想到的是,她兒子的聰慧超乎她的預期,以至於她兒子年近十一歲,便陸續有人上門說媒。

這可歡喜壞了周氏,非但親自接見登門而來的說媒人,甚至隔三差五地就在飯桌上向趙虞提起,直說這家姑娘不錯,那家姑娘也蠻好,說得趙虞都有些心慌。

他忍不住對母親說:“娘,孩兒才十一歲,過了年也才十二歲……”

“對呀,可不早了。”周氏笑著說道:“咱們先挑著嘛,免得被別家搶了先……”

趙虞覺得,合著母親就準備廣撒網,看看誰家大魚願意跳到這網裡來,然後她在慢慢挑。

母親的意見,趙虞不敢違抗,只好求助於父親。

於是有一次他私底下對魯陽鄉侯抱怨道:“爹,娘說那些的時候,你就不能幫孩兒勸一勸麼?”

魯陽鄉侯看了一眼兒子,奇怪問道:“既然你不願意,何不自行向你娘提出呢?”

“我不想惹娘生氣。”

魯陽鄉侯點點頭,旋即平靜地反問兒子:“哦。……那你為何又覺得我想呢?”

“……”

看了一臉父親,趙虞竟啞口無言。

惹不起,那就只能躲了,於是趙虞隔三差五便帶著靜女、曹安、張季、馬成四人跑到鄭鄉,一邊監督璟公渠的挖掘進展,一邊暗自希望母親能逐漸冷靜下來,莫要急著幫他找媳婦。

十月,魯陽、葉縣兩地忙於收成,而此時,有一支隊伍來到了葉縣的東城門。

這支隊伍僅僅只有一輛馬車,但馬車旁卻有多達十名身披皮甲的衛士跟隨保護,令人震撼的在於,這十名衛士,都有馬匹代步。

這一看就知道絕非尋常人物。

“誰啊這是,魯陽鄉侯都不至於如此招搖。”

值守城門的縣卒忍不住嘀咕了兩句,帶著幾個人上前將隊伍攔下,問道:“你等從何處來,出示路引。”

聽到這話,那些衛士均露出不快之色,但卻沒有人做出什麼異常的舉動。

此時,駕馭馬車的馬伕從懷中取出一份路引,遞給了縣卒。

可能那名縣卒不怎麼認字,皺著眉頭看了半天也沒瞧出個結果,馬伕便笑著解釋道:“這是郾城簽發的路引。”

縣卒皺著眉頭瞧了幾眼那馬伕,用手中的長矛拍拍車廂,問道:“車上的是誰?”

“是我家老爺。”

“叫什麼?”

“我家老爺姓童名諺。”【ps:書友‘剪窗’客串。】

“童諺?”縣卒唸叨了兩句,旋即用手中長矛挑起了車簾,果然見車內坐著一名目測三十餘歲的男子。

可能是見縣卒無禮挑起車簾,那男子雙眉一皺,身上彷彿湧出一股無形的氣勢,讓那名縣卒嚇了一跳:“你……”

然而當這名縣卒仔細去看時,卻見對方滿臉堆笑,再無方才的氣勢,眼神亦不似方才那般銳利。

“這位,在下的路引有什麼問題麼?”名為童諺男子微笑著問道。

縣卒盯著男子看了半響,也沒看出什麼端倪,在盤問了幾句後,便將這支隊伍放入了城內。

進城之後,童諺打發了隨行的衛士,僅帶著一名衛士來到了城內一間酒肆,找了一個偏僻的角落,安靜地吃起了酒菜。

而此時,從旁兩名酒客正在談論的話題,引起了他的注意。

招來店內夥計囑咐了兩句,他起身坐到了那一桌,在那兩名酒客不解的目光下,微笑著問道:“在下初來貴縣,觀兩位似乎對此地頗為熟悉,能否與在下說說當地的事?”

那兩名酒客臉上露出幾許不快,正要說話,卻見店內有兩名夥計,將一大盆肉,一大壺煮熱的酒擺在桌上,解釋道:“這酒肉,乃是這位客人請你們二人的。”

看著那白花花的切肉,看著大壺的酒,兩名酒客嚥了嚥唾沫,一改方才的不快,連聲說道:“當然當然,不知足下想要聽些什麼。”

只見男子身體微側,一手撐著長凳,一手平放於桌上,身形微微前傾,湊近二人。

“我就是想聽聽,兩位方才口中所談論的……魯陽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