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一度成為汝水諸縣在嘲笑魯陽貧窮之餘,又嘲諷前者蠻橫的一大話題。
當然,魯陽人也同樣看不起汝水諸縣。
兩者的敵對與相互嘲諷,最早得回溯到‘趙二公子’因為與汝陽鄭家的恩怨,暗中挑撥魯陽與汝陽的不和,切斷汝水諸縣經魯陽前往宛城的商路。
大笑之餘,楊定暗中觀察著趙虞。
他故意提到魯陽,就是想看看眼前那位黑虎賊首領對魯陽的反應,畢竟在他組織‘五縣聯軍’討伐黑虎賊的期間,他對魯陽縣的縣尉丁武產生了幾許懷疑,懷疑丁武與這周虎存在什麼私下的關係。
但很遺憾的是,由於那周虎臉上帶著那塊虎面面具,楊定絲毫也未能看出什麼端倪。
試探失敗,楊定很果斷地岔開話題:“我葉縣除了能為昆陽提供一批糧食,還可以派遣一支軍隊……”
“軍隊?”趙虞在面具下的臉上,稍稍皺了皺眉。
“是的。”楊定不動聲色地說道:“南陽將軍王尚德王將軍,前一陣子派遣王彥將軍領兵一萬,增援我葉縣,我可以分一部分派駐至昆陽,協助貴縣共同抵擋叛軍。”
說著,他指了指鄰座的王彥,介紹道:“這位便是王彥將軍。”
聞言,王彥遂朝著在座諸人抱了抱拳。
“……”
趙虞仔細王彥,他感覺,王彥方才舉手抱拳的動作很隨意,由此他暗自猜測,認為這個王彥在南陽軍以及王尚德身邊的地位恐怕不低,再考慮到此人也姓王,說不定還是王尚德的族人。
不過相比較對這個王彥的猜測,趙虞更驚訝於這位王彥將軍居然默許了楊定所提出的‘分兵派駐昆陽’的提議。
這不合常理,不是麼?
聽楊定所述,趙虞立刻就猜到,王尚德之所以派兵增援葉縣,多半是為了助葉縣抵擋定陵縣的那路叛亂軍,免得葉縣被那路叛亂軍攻陷,使他南陽軍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峻。
因此按理來說,這王彥應該不會同意分兵派駐昆陽,哪怕昆陽與葉縣確實是互為唇齒的比鄰關係。
更讓趙虞在意的是,在楊定提出這件事後,那王彥甚至沒有絲毫的驚訝與意外。
『……看來這並非楊定一時心血來潮,想來他事先已與那王彥打過招呼。』
趙虞心下暗暗想道。
暗想之餘,他不動聲色地問道:“楊縣令打算派多少兵卒增援我昆陽?”
“三千。”楊定抬起右手,伸出三根手指,說道:“三千南陽卒,再加上貴縣的守卒,我相信貴縣足以堅守至我葉縣來援。……當然,這三千軍卒,我會叮囑他們暫時聽從周首領的命令。”
趙虞微微點了點頭,但心底則暗自琢磨著楊定的用意。
平心而論,他當然歡迎三千南陽軍的增援,畢竟他昆陽的防守力量當前是非常薄弱的,原本就只有千餘黑虎賊、兩千縣軍與五千兄弟會成員,總計八千人。
然而這八千人水分極大,其中有五千兄弟會成員只經過粗淺的訓練。
而更要緊的是,在今日的守城戰中,這八千人基本上犧牲了一半,其中以兄弟會成員的損失最大,五千人當中整整損失了三千餘人。
倘若這時候有三千名南陽軍卒增援昆陽,趙虞自然就有更大的把握抵擋住叛軍。
但問題是,楊定真的是完全出於好心才提出這個提議麼?
那可是三千名南陽軍卒,倘若對方到時候在城內做出什麼事來,比如說趁機控制縣城,介時哪怕他黑虎眾與昆陽縣軍聯手,恐怕都不能阻止。
而一旦昆陽落入了那些南陽軍卒手中,落入了楊定手中,那昆陽就不再是他趙虞的地盤,日後若楊定調轉槍頭來對付他,他毫無招架之力。
至於楊定那什麼‘叮囑南陽軍卒聽從命令’的承諾,趙虞是絲毫不信的。
想到這裡,他平靜地說道:“想不到楊縣令如此仗義,願意將王尚德將軍派駐葉縣的軍卒,分三千人增援我昆陽,為此周某代表昆陽、代表全城軍民感激不盡。……楊縣令不介意我讓這支軍隊駐紮在城外吧?”
“……”楊定嘴唇微動,神色不定地看向趙虞。
他似乎感覺有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