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確實沒辦法把可控核聚變給直接放上去,難度太大,宇航研究原先安裝微型高壓發電機,透過該發電機製造強大的磁場。
如果是以前,這個想法肯定行不通,但現在的通訊已經用量子通訊手段了,外面扣著個什麼東西不阻礙資訊的傳輸。
原來太空艙返回地球會因為溫度過高產生“黑障”現象而失去限制,
模型建設了之後,就會自動運轉糾錯,這種新設想並不會佔據大家太多的時間,畢竟還有日常的工作要做。如果都跑去嘗試新想法了,正常的工作還怎麼開展?大家稍微空閒一點的時候進去查一查,都是一個團隊的,輪流去盯一下就好。
長天科技此時有了個更為迫切的研究,那就是智雲生命體實驗的相關裝置已經運送到了南朝鮮,達到了開展實驗的條件。
具體的實施過程就是在虛擬世界裡面產生一個寵物的意識,命名為一號生物體,然後讓工作人員進去陪伴其一段時間,使他們之間有情感的聯絡,形成主僕關係。
接著就是讓寵物誕生,在某個地方與工作人員相處一點時間。然後,工作人員進行距離上的變化,相隔千里萬里。另一邊的寵物則是傳輸自己的意識到工作人員的新落腳點,看看它是否還能認得出來自己的主人。
兩個生物體都有生物晶片的,能精準表達自己的意識,不會搞錯實驗體的意識。
到了實驗當天,小楊在南朝鮮的工場跟一號生物體(狗)道別,然後上了飛機,回到長澤洲的實驗室。
回到實驗室後,實驗這才算正式開始。南朝鮮那頭將一號生物體的意識抽取出來,透過超級網路快速注入新的身體。
“一定要成功啊!”小楊的心頭糾結了起來,自己跟一號生物體相處了一段時間,自然不希望它的意識出現意外。
培養液中的寵物此時慢慢開始有了動作,抽乾了培養液後,它睜開了雙眼。左右掃了一下,然後就興高采烈的撲向站在後排的小楊,興奮得轉圈圈。
“主人!去哪裡了?那邊的人讓我住了兩天籠子啊!嗚嗚!”一號生物體發出撒嬌的聲音,圍著小楊要抱抱。
小楊心疼的不斷撫摸它的後背,給它梳理毛髮。
“成功了!它已經準確的認出我來了,並且給我傳送了資訊。”小楊興奮的向屈萍彙報。
“知道了,伺服器也發了備份過來。我們的實驗就此成功,回去得準備論文了!”屈萍也鬆了一口氣,她真的怕這條狗腦子直接被資訊流給沖壞了。
“哈哈!萬歲!終於能休息一下了!”
“這段時間累死了!好在終於有成果了!”
實驗團隊開始瘋狂慶祝,為了這個技術,他們可是封閉式研究了兩個月,沒日沒夜的盯著腦部觀察,都看吐了。
論文優先從數個角度來闡述了該項技術的意義,然後才是基本的原理和一些環節的資料,不做做思想工作,人們不一定能接受。
首先是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才是真正的永生。
之前搞的虛擬永生只能算是不完整的永生手段。最近的體細胞逆轉成胚胎細胞的手段又缺少了瞬間轉移意識的手段,也不算完整。
現在好了,兩頭連起來,就是完整的永生手段。受益於影響力系統給出的方案,生物體培育方面有了更大的進步,胚胎培育的時間大大縮短。人們在思想與肉體上都做到了不滅。
當一個人快死的時候,就可以立馬將其思維意識上傳到生物伺服器,同時儲存他的肉身細胞,提前繳納費用就可以確定自己重新復活的時間。時間越長,費用自然越高,儲存也是需要成本的嘛。
需要身體的時候,就把細胞逆轉為胚胎細胞,然後得到完整的一個人。利用智雲生命體技術匯入思維意識後,此人就能再次回到人類社會了。
第二個角度從文明發展的需求來論述。
人類的生命很短暫,很多人很有天賦卻受制於生命。虛擬永生能讓一個聰明的科學家保持意識存在不斷研究理論,提高知識。但智雲生命體能給予科學家永續的身體進行實際操作來印證自己的理論設想。
虛擬世界裡面的科學家來指導現實世界的人做實驗,總有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並不直觀。很多東西得理論提出者自己操作才能更好的把控實驗過程中的細節。
所以,智雲生命體技術能讓一個人的知識,理論體系不斷地成長疊加。回頭看看現在的社會,一個人從出生到博士,得學習二十多年甚至三十年才能學完前人的基礎理論,想提出新的思想還得借鑑所有前人的智慧。一些智慧不被人認可就消失了,可誰又能保證它是錯的?
智雲生命體技術讓所有的過往猜想都可以留下,得到印證的機會。這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來說是巨大的福音。
最後一點就是從人類未來進行空間移民來說了。
實現星際旅行是個漫長的過程,很可能一代人都做不完,那就不如把一個肉身發射出去,等到了目的地再瞬間傳輸意識過去喚醒身體,反正有量子通訊,資訊交流是瞬息即可的。漫長的是旅行的過程。
甚至,人類可以不直接發射肉身,而是發射體細胞出去,快到到目的地的時候再啟動培育系統。儲存細胞的難度可比儲存一個完整肉身的要小很多,起碼冷凍需要的能量和供給的營養會少很多很多。
飛船的操作可以用人類的思維來執行,飛船本身也有控制器的,給一個模擬思維就行,真人思維的話就太枯寂了,會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