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白天藍,高聳的山脊線沿著江道兩邊向前推進,“摩尼亞赫”號科考船以15節的巡航速度在江道上悠悠行駛,水下的螺旋槳在江面上推出陣陣波紋。
昨天還下著雨,今天江面上卻風平浪靜。對於這次任務的時間卡塞爾學院自然也是有所考量,天氣預報顯示從今天開始的兩週內都沒有雨。這種晴朗天氣更適合執行水下作業。
路明非手扶著欄杆站在甲板上,早春的江風被被前進的船體劈開,迎面拂來吹在臉上時涼颼颼的,帶著入骨的溼冷。
耳麥裡曼斯教授的聲音帶著滋滋的電流聲:“即將抵達‘夔門之眼’的座標位置,準備進入減速巡航,三副和木匠到船頭待命,準備錨泊。”
誰也不知道為什麼現代化的作業船上還有叫木匠和銅匠的職位,這大概是木質船時期留下來的歷史遺留問題。不過現代木匠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壓載水的計量,以及定期檢查門窗、救生艇等裝置。
船錨在金屬滾動聲中沉入江底,路明非返回前艙,等待曼斯教授釋出潛水作業的命令。
他的目光看向舷窗,落在不遠處的山岸夾江的風景上。
夔門。
對大多數人來說,夔門這個名字多少都有點拗口,不過大多數人其實對夔門並不陌生。十元軟妹幣上背後印著的圖案便是夔門的風景。
其實在幾千年以前本來沒有夔門,現在看到夾在瞿塘峽兩邊的高山,原本是同一座叫七曜山的山脈。
有一種說法是川蜀盆地在很多年前是一個大湖,遠古時期叫做西海。大禹治水治的就是這裡。後來大禹帶人鑿穿七曜山,引水東流,瀉巴蜀之海,形成了今天的夔門。
這種說法當然只是傳說。從地理角度來說,以四川盆地的地勢,海平面上400米的一個巨型湖泊,它的超級水壓會自然而然衝破山脈,形成管湧現象劈開夔門。
執行“青銅計劃”的地方,離這裡似乎也只有十幾公里的距離了。路明非在心裡面想。
曼斯教授在身前“啪啪啪”鼓掌,一把拽迴路明非的目光。
“好了小子們,欣賞風景的事情等到任務執行完之後再做吧。任務完成夠快的話,我們還能乘坐‘摩尼亞赫’號在長江上旅行幾天。”
曼斯教授環視艙內的學生們,葉勝、亞紀、塞爾瑪都是一臉肅穆,倒是可能是第一次執行水下作業的路明非表現的挺放鬆的。或許這就是S級學生的從容?
“大家看起來狀態都不錯。”
曼斯教授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拍了拍路明非的肩膀:“希望你能儘快跟亞紀一起適應水下作業……可以更換潛水服了。”
四個人,水下作業分為A、B兩組。A組的葉勝跟塞爾瑪都有一定的水下作業經驗;B組則是酒德亞紀搭檔萌新路明非。
船員幫助路明非穿上特製的潛水服。
這次任務的裝備都是出自於裝備部之手。特製的潛水服用上了目前最尖端的技術,全封閉的奈米材料,能夠承受15個大氣壓。
潛水服背後的碳奈米管救生索同時整合了資料線的功能。裝備部那群人說劉慈欣科幻裡的太空電梯用的就是這種材料。
身後鍊金技術製成的高濃度氧氣罐,單個就能支援他們在100米深的水底活動一個小時以上。
路明非和酒德亞紀並排站立在船舷下,兩人前面站著的是A組的葉勝和塞爾瑪。
隨著救生索連線著的耳機裡響起的“下潛”指令,葉勝和塞爾瑪從船舷上整齊劃一的翻落水面,優美的姿勢讓路明非想起來陪柳淼淼在水族館看過的海豚表演。
“等A租下潛二十分鐘之後,B組再進行下潛。”曼斯教授的聲音從耳機中傳來。
路明非明白這麼安排的原因。A組不僅僅是執行任務的主力組,同時也是他的探路組。缺乏水下作業經驗的人,由於緊張等原因,可能會出現氧氣消耗高於常量的情況。
為了防止發生意外,葉勝他們會先帶著備用的氧氣瓶,放置在“夔門之眼”每隔幾十米的平臺處。同時為路明非設定引導繩,引導路明非下潛的方向。
想象中乾站在船舷上等待二十分鐘應該會很漫長,實際上倒是挺快的,感覺並沒有過多久,耳機裡就傳來了曼斯教授的指示。
“A組已經按照計劃抵達100米目標深度,B組可以準備下潛了。”
路明非跨步站上船舷,下意識地看了一眼身旁的亞紀。似乎是注意到了路明非的視線,亞紀也扭過頭來,透明面罩裡面漂亮的臉上泛起溫柔的笑意。
“不用緊張,潛水其實是一件挺好玩的事情的,當做在玩遊戲就好了。”耳機裡傳來酒德亞紀安慰的聲音。
“倒是不緊張……”
這種被當成小弟弟的感覺讓路明非總覺得挺奇怪的……畢竟算上心理年齡的話,他比亞紀可能還要再大幾歲。
“下潛”的聲音響起來的同一時間,路明非和亞紀同時從船舷上翻落水面。
站在船上看,這一段的江水清澈幽綠,似乎能夠一眼望見江底下的游魚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