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這就對上了,陸懷安心裡一動:“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這個訊息來源,應該是可靠的,畢竟這是報紙,不是別的,我們找人再發個電報過來,事情真實與否一查便知。”李佩霖彈了一下手中的紙,微笑:“所以,如果是個騙局,它不該這麼低劣。”
況且……
他垂下眼眸,平靜地道:“確實有許多我國的代表,正在國外大肆收購二手裝置。”
基本上,都是制定一個清單,在國外到處搜尋想要的裝置。
然後透過運輸,將購買的裝置轉到國內,替換原本陳舊的設施。
幾乎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
這個方式,是可行的。
“從國內的工廠引入生產線,除非是新的,否則就沒太多必要。”
像陸懷安從海曼新引入的生產線,用來做鞋子還能撐幾年,但也就這幾年。
“當然,因為你價格優惠,所以可以接受。”
可是有些價格並不低,相比於國外的先進裝置,這個價格就不是那麼美麗了。
陸懷安沉吟片刻,暗暗做了一個決定。
再抬起頭時,陸懷安定定地看著李佩霖:“李老師,你說,你會英語?”
“對。”
他這意思,陸懷安微微笑了:“那,我有個請求。”
甚至都不需要他說什麼,李佩霖就已經懂了。
他也笑了,點點頭:“可以,但先要說明的是,我對這個生產線並不瞭解,如果真的決定要去的話,我只能作為陪同,幫助他們翻譯,拆解查驗這些,你可能需要配置工程師和技術員以及包裝工這些。”
陸懷安吁了口氣,最難的解決了,他心裡也有了底:“當然,這些都由我們來解決。”
剛好,工程師是現成的,陳翊之。
技術員也都有的,他廠裡這些都是,然後從海曼這邊借幾個。
一支採購隊伍,就勉勉強強成型了。
陸懷安看向龔皓,認真地道:“你看,這樣能行麼?”
“這……”龔皓看了他們一眼,見幾個人全都盯著他,他只得嘆了口氣:“你們都想得這麼周到了,我還能有什麼說的呢?”
那自然只能是配合了。
“幸好,修路這邊我們沒有出很多錢,我回去就清理一下幾個廠子的現賬,查一下可調取的流動資金。”
然後李佩霖這邊,就跟陳翊之見一下面,讓他朋友先跟冰箱廠接洽,最好是把東西定下來。
他們過去之後,直接籤合同就開始幹活。
如果這批裝置能成功引入,那麼這邊空的廠房也能全部填滿了。
陸懷安琢磨著,這冰箱廠的裝置,還得聯絡許經業這邊,幫他想法子找些途徑,看要怎麼從國外運回來。
所有人都忙碌起來,結果第二天的報紙就登出,有個廠子,引入國外的裝置,出了大問題。
一家軋鋼廠,花了上千萬美元,引入了一批新裝置,結果卻無法解決動力問題,一直用不了。
這個訊息一傳出來,頓時給火熱的國外引入裝置事業潑了一盆冰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