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逐漸發展,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
陸懷安思考過後,設計了一個方案,用來改組董事會。
董事會實施席位制,一共由10位董事組成。
這十位董事,除他握有最多股份之外,其他人都是持股5%以下。
議事則實行票決制,董事之間,不分界別,每人都是一票,權利平等。
事關集團的任何重大的決策,要上股東會決策的,必須由董事會提報。
這樣的獨立董事,更有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
他提出這個想法之後,獲得了所有董事的一致贊同。
尤其是原先還蠢蠢欲動,想挖錢叔或者龔皓的一些公司,聽聞之後,頓時打消了心思。
陸懷安做出這個改變之後,同時也對集團名下的一些資產,進行了細微的調整。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先從潘博宇手裡買下的工廠公司,以及從蔣學坤眼皮子底下搶過來的那些工廠和公司。
在這之前,龔皓費了很多的功夫,但是有些工廠著實沒有吸收得很好。
按照原計劃,他們本來是要花費更多時間慢慢磨的。
可是現在,陸懷安覺得,他們不需要再浪費時間了。
他們已經沒有時間再去慢慢折騰。
能改的改,改不了的直接出手賣掉。
有些廠子弄成了製衣廠,併入諾亞製衣廠名下。
其他工廠也不像之前一樣保留原來的名字,該並就並。
“更方便管理。”陸懷安深吸一口氣,上次清盤的時候,他就說過的:“後面,我們要保證所有專案都統一管理。”
脫離這個方針的,都不能留。
此舉毫不留情,甚至說得上雷霆萬鈞。
不少人都私下議論:“倒有種……蕭明志的感覺……”
無論他們怎麼說,反正陸懷安都堅決讓這些決策推行了下去。
董事會這邊全票透過,完全沒遇到任何阻力。
新安集團上上下下幾乎是煥然一新,決策和效率,竟絲毫不比國外這些企業差。
甚至,因為有一個能完全做主的陸懷安,速度比外資企業還要來得快上不少。
因為他們沒有時差這種東西,而且上下一心。
人心齊,泰山移。
在這個時候,別墅村宣佈圓滿峻工。
這,幾乎是在原本就一派欣欣向榮的新安集團注入了一針強力強心劑。
原先定好的房子,該誰的就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