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緩一時就是一時。”龔皓頓了頓,問他:“馬上放暑假了,放完暑假,兩所學校都要開學了吧,之前廣告部說兩個學校打了點兒廣告,效果怎麼樣?”
最重要的是,能招得到人嗎?
“情況倒還好。”
在沈如芸說過之後,陸懷安就已經吩咐人打了些廣告。
關於他們這兩所學校,在南坪這邊,陸懷安也下了不少功夫。
學校的師資力量,很雄厚。
而且,每個學生都能免費送書包。
教學樓、書桌等等,全都是嶄新的。
最重要的是,李佩霖回了南坪。
他雖然擔任的是電子廠的廠長,但是他本就跟杜校長他們是舊識,所以學校成立後,他也過去看過幾趟。
在李佩霖的提議下,杜校長他們特地跑了不少鄉下。
鄉鎮裡面的孩子,成績優異、家庭條件差的,可以就讀新安中學、新安高中。
住宿。
這個想法,也得到了陸懷安的贊同。
“這些學生的學費,可以直接免除,從集團賬上劃就行。”
至於生活費,也都可以直接住學校裡面,每月往他們飯卡里打錢,他們直接吃食堂就行。
原本,按照杜校長的意思,是不管怎麼樣,也得象徵性地收點兒錢。
但是陸懷安認真思考後,拒絕了:“不用收了。”
當年,沈如芸就是因為掏不起那八毛錢的學費輟的學。
如果當時學校能免費,沈如芸說不定會繼續讀下去,也就不會跟他結婚。
如果現在他們學校要收費,說不定有些孩子就不會來了。
“只要他們成績夠好,這點錢,我們掏得起。”
一個學生而已,能要多少錢。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直接做慈善的。
對於這些貧困孩子,他們對成績有要求。
此舉大大地激勵了鄉下山裡的孩子們。
辦公室裡,一連線了很多個電話。
好些都是遙遠的山裡打來的,孩子怯生生地:“杜校長……這個學校真的全都免費嗎?我是我們班上的第一名,我可以去讀嗎?”
“當然可以!”
對於每個電話,杜校長都認真地記錄下來。
後來更是擔心有些電話接不到,他還特地請了個助手給他整理這些資料。
新安快運這邊,也特地抽調了幾個人手。
開著車,去鄉下,去山裡,一個個地接這些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