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它造成的積極效果,他還是比較認可的。
比如說,隨著宏觀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各種原材料的價格普通持續上漲。
尤其是鋼鐵,鐵本廠的門口,全國各地的卡車經常都是候在門口等著。
排隊排長龍,有時候一排就整晚,全都是來等候提貨的。
這種情況,基本天天都如此。
就在這個時候,以前的一個鋼鐵廠廠長徐向磊提出他想建一座鋼鐵廠。
規模很大,而且,是民營企業。
在此之前,這類工廠民營企業基本是不沾手的。
因為就算打了申請,也基本得不到有關部門的批准。
也正因此,這個專案從一開始就遇到了各種各位的困難。
最後,徐向磊拉了很多投資,連新安集團都在裡頭佔了一份。
他琢磨琢磨,覺得新安建築修路的方法,可以轉化一下。
比如說……
化整為零。
這個鋼鐵廠,他就沒有直接申請這麼大的規模。
而是特地成立了九個公司,切分了十六個土地報批申請。
民營鋼鐵企業,有著成本上的天然優勢。
所有東西,都便宜很多。
在去年,徐向磊甚至不是唯一一個進入鋼鐵業的。
只是,他比較成功。
因為他的“化整為零”,報批程式走得特別快,然後全部批下來後,他又“化零為整”。
將這些高層管理人員全都聚在一起,全部由他統一管理。
如此,這個龐大規模的鋼鐵廠,就這麼建成了。
而這個影響,去年並不明顯。
直到今年出了節,鋼鐵廠第一批產品出貨,眾人才反應過來,啊,原來還可以這樣!
不得不說,徐向磊是個人才。
他首先供應的,就是新安集團名下的各個分公司和工廠。
對於這樣質量高、價格好,運送方便的原材料,陸懷安當然不會拒絕。
更重要的是,新安集團在徐向磊這邊是有份額的,所以,每出一批貨,他們還能分到錢。
直接從根本上,減省了大筆資金。
其他省份,也有人開始嘗試著進入各種以前未曾嘗試過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