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時,陸懷安還被國內國外的各種紛爭纏住了手腳,有些施展不開。
畢竟他們一直以來,做的都是實體工業。
以前沒想過做電商來著,後面04年的時候,楚益提議也跟著做,陸懷安批是批了,但是沒有具體分割,只是像遊戲部門一樣,暫時都先混合著放在軟體實驗室裡頭。
不過就是緩了這一步,遲了一年不到,差距就直接拉開了。
比如盛寶,它去年搖身一變,成了網路最熱門的。
好些人都開始喜歡在盛寶買東西,甚至好些人都覺得他們的產品比線下買的更好更便宜。
到了今年,楚益說軟體實驗室原有的規模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了。
陸懷安琢磨琢磨,同意了楚益分裂的請求。
這個電商物流,楚益也跟著推出了一款新的,他們做的更好一些。
比盛寶要高階一點點,產品好一點點,價格雖然高一些,但是質量更有保證。
他們可以保證,所有產品都是正品!假一賠十!
而新安推出的電商,則命名為新咚。
每次一開啟,能聽到一聲「叮咚」,成了新咚的招牌。
….
開始,盛寶沒把新咚放在眼裡。
畢竟新安這一步已經遲了太多太多了,在日新月益的電商網路世界裡,遲了一步,就是永遠都遲了。
新咚雖然來勢洶洶,又是打廣告,又是怎麼的。
可是盛寶覺得,他們已經擁有了巨量的穩定的客戶群體,尤其是,在他們的引導下,如今的人們已經習慣了網路購物。
新咚?
拿什麼跟他們比?
盛寶科技甚至放出話來:在未來5年,盛寶將為社會創造100萬工作的機會,幫助更多網民在盛寶網上就業,甚至於創業。
他們不僅招人,還招產品。
他們不只是想要做全國最大的購物網站,甚至想做全亞洲最大的購物網站!
陸懷安沉思良久之後,還是不得不承認:「他們能做到。」
因為盛寶真正做到了下沉市場,他們的價格,很多都是直接跟工廠對接,有些甚至是直接從工廠發貨。
省去了中間的運輸環節。
就像去年,新安帶著國內眾多商家,跟跨國品牌打擂臺。
最後新安贏了,為什麼?
因為在國內,就是他們的主場,沒有跨國品牌那麼高的運輸成本。
這就是他們的優勢。
相應地,盛寶之於新咚的優勢,也正在這裡。
他們比新咚先一步拿下了工廠的合同,直接對接了工廠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