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騎兵需要在正面戰場應對,與後金的騎兵互相抵抗。
而且關內的地形複雜,幾乎從沒離開過遼東的遼東鐵騎,對關內的位置也無法判斷,只有四處征戰過的關寧鐵騎,才能在實力上,和地形認知上超過那些打草谷的隊伍。
在得知左天問他們,已經遭遇了這一路的後金騎兵,龔生從左天問這裡領取了補給的軍糧之後。
也帶著自己身後的關寧鐵騎,轉換了方向,向著另外一隻打草谷的隊伍追去。
遼陽方面,一共派出了十隊關寧鐵騎追捕後金的騎兵。
但是那些打草谷的人四處遊走躲藏,進入關內已經有段時日了。
他們關寧鐵騎就算是想追,需要不斷尋找才能夠有機會遇上。
龔生的離去,左天問則是依然在駐紮的營隊裡面。
從龔生的口中得知,他們距離遼陽大概還有半日的路程,如果明日不浪費行程的話,一定能夠趕到遼陽。
按照現在的情況,說不定還能夠正好遇到兩軍對壘。
外面計程車兵還在抓緊建造駐地,所有的營帳和存放倉庫都已經弄好了,現在他們正在外面開挖戰壕。
沒做,就是在挖動戰壕,但只不過是最基礎的簡易版本。
別以為現在不是深處戰場,戰壕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這裡靠近遼陽,距離整個遼東戰場並沒有多少的距離,從打草谷的後金騎兵能夠湧入進來,就能夠看得出。
戰場上面,對於整個局面的掌控力度,是極其薄弱的。
數十萬人的混戰,無論是誰,都難以控制住局面,能夠把控住大體的走向,讓整個局勢變得其歪無比,都已經足夠成為一名出色的將領了。
所以,哪怕是駐紮在關內,隨時面對有可能出現的敵軍,才是一個正常隊伍會做的事情。
簡易的戰壕雖然看起來不夠精緻,但是在必要時刻,還是能夠用來正面迎敵,給大家有反應的時間。
手指在自己身前的桌臺上敲了敲,左天問的身前,鴻鳴長刀橫躺。
只要在軍伍之中,左天問就一直保持著長刀半身的習慣,連放入天宮空間都不會。
這是跟左益待在一起之時養成的習慣,長刀隨時拿在手上,才有應對的機會。
有時候,往往就是那零點一秒,就成了你救命的希望。
遼東的情況,比左天問想象的還要嚴峻許多,原本左天問以為,有著孫承宗,袁崇煥和熊廷弼三個人聯手。
遼東戰場不說有著極大的改善,但也一定是在慢慢好轉起來的。
但此刻看來,左天問還是想的太過於輕鬆了一些。
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
遼東戰場上一直處於劣勢地位的大明,在長期的環境上,就不如此刻的後金有著優勢。
所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幾乎都快要被努爾哈赤的人佔據的滿滿的。
再加上這段時間,暴雪的衝擊,讓後金發了狂一般,朝著大明的疆土進攻。
這是為了壓力轉移,透過戰爭來轉移後金國內的注意力,順便消耗人口,以減少資源的損耗。
對於大明來說,後金如此瘋狂的攻擊,讓他們疲於應付。
以至於打草谷的隊伍,湧入了關內,他們才後知後覺。
但,就算這樣的情況,都已經算還不錯的了。
至少,孫承宗,袁崇煥和熊廷弼三人,坐鎮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