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抓現行,處座都會猜測是不是有人故意陷害。
這便是許青雲此行最大收穫。
車隊駛向上海站,許青雲沒說話,靜靜看向窗外。
時間來到了十二月下旬,再過八個多月,這座城市即將迎來最大的磨難,那場曠世大戰中,不僅很多軍人死傷慘重,百姓更是遭受巨大創傷。
有錢人家能躲進租界,有落腳之地。
沒錢的窮苦人家,即使能夠躲入租界,也是流落街頭的命運。
租界內物價暴漲,為了生存,他們迫不得已外出冒險。
糧食是必須要儲備的物資,許青雲幫不了所有人,但能讓更多百姓不至於為了生存到戰區冒險。
想到這裡,許青雲突然想起一件事。
後世他就在網上和人交流過租界內的事,有人竟然說,租界內既然安全,那些人有手有腳,為什麼不能靠力氣養活自己?
當時許青雲便愣在了那。
典型何不食肉糜。
別說戰時,就算現在,想在租界內找個養活一家人的活也不容易,肯賣力氣是能養活自己,但前提是沒有戰爭。
戰事一起,租界內湧入數倍,甚至十數倍的人,稍微有點經濟常識的人都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陡然增加那麼多人,哪有那麼多工作給他們?
最終是資本歡喜,可以用更廉價的開支招收更多自己需要的人,廉價到甚至讓這些人養不活自己,純粹是續命。
養活家人更沒有任何可能。
現在的國情和後世不同,普通人家根本沒有什麼餘糧,沒有食物,他們堅持不到戰事結束,想要活命,就只能到戰區冒險。
不管做什麼,戰區的機會要比租界內多。
當然,風險更高。
多備些糧食,不指望讓他們吃飽,但能讓他們續命,直到上海戰事結束。
這件事不能由許青雲自己來做。
誰來做許青雲早有準備,陳先生最適合,他本身憂國憂民,救助中國人任何說不得什麼。
恐怕不用許青雲去說,陳先生都會這麼做。
許青雲要做的是囤糧,法租界,公共租界多囤點糧食。
除了糧食,藥品一樣需要,特別是廉價藥品,必須要充足。
價格偏僻,但能救人。
好藥的藥效可能更好,但價格昂貴,能幫的人有限,不如一些便宜,產量大的藥物,許青雲要幫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很多很多人。
除了上海,武漢,重慶等地,該囤積的東西,一樣要囤。
“站長。”
車子很快到上海站,許青雲下車,直接去了宿舍。
他回來的時間晚點,沒必要再去辦公室,至於工作,明天再做處理。
“你們都去休息吧。”
看了看身邊的人,許青雲輕聲說道,他在西安的時候,燕鳴在上海也不好過,不僅燕鳴,恐怕整個軍事情報處不少人這段時間都是心驚膽顫。
處座一旦出事,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了頭。
就算軍事情報處能夠保留,他們這些身居高位,手握大權的站長遲早都要被換完。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不用說老頭子和處座集體出事的話,軍事情報處有可能被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