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笙乾脆把似錦畫的他夫妻二人住的房屋圖拿出來給那六個人看。
圖紙上標明瞭尺寸,房屋大小一目瞭然。
眾人都湊過來看那張圖紙,哪怕他們不識字,更沒念過書,也能一眼看懂,紛紛誇圖紙畫的不錯。
有人問良笙,他是請的哪個蓋房子的匠人畫的。
在古代沒有設計師,蓋房子的匠人有的會自己畫圖紙,這種匠人要的工錢比普通匠人高。
良笙笑道:“我離開家鄉十幾年了,對這裡都陌生了,上哪兒找匠人給我畫圖紙,這是我媳婦畫的。”
眾人難以置信:“你媳婦咋這麼能幹,連房屋圖紙都會畫。”
良笙解釋道:“我家娘子喜歡看書,自然懂的就多。”
以後小青梅還要運用她的農業知識和空間農場發家致富。
自己現在早早的做個鋪墊,說她愛看書,以後不論她做出什麼超前的舉動,都可以推說是在雜書上看到的。
眾人看完圖紙,告訴他需要多少材料。
強叔也在這六個人當中,對良笙道:“你別一次把材料全都買回來,用多少買多少,用完了再接著買,就不會佔地方了。”
良笙雖然年紀不大,可他自小為人就精明。
聽鑼聽聲,聽話聽音,明白強叔的意思。
他一口氣把材料買回來,有那手腳不乾淨,或是愛貪小便宜的人,偷偷摸摸的拿一點,自己也不知道。
於是讓強叔現在就帶著大夥開工,他則趕著騾子去磚窯買打地基的磚。
磚窯有點遠,在去縣城的半路上。
經過荷花鎮時,良笙先把似錦要的滷料和熟石膏給買了。
又去買托盤,發現店家賣的托盤邊緣都不夠高。
於是去了一家木工鋪,急訂了十個做豆腐的模板,他回頭來拿。
這種不帶蓋的類似方形盒子的模板很好做,不等良笙回來,木匠師傅就已經做好了。
良笙買了磚,取了自己定製的豆腐模板回來,強叔他們已經把地基給挖了出來,正好把磚放進地基裡。
農閒季節,不少沒事可幹的村民站在不遠處,看著良笙家起新屋,眼裡全是羨慕。
把騾車上的磚卸了之後,良笙就把騾車送回了家裡,看見那個男孩在推磨磨面。
良笙把車子從騾子身上缷下來,抱了一捆草料給騾子吃。
然後拿著十個豆腐模板走進堂屋,放在桌子上,對那男孩道:“怎麼不照顧你爹,磨起面來?”
男孩笑著答道:“我爹回屋睡覺去了,不需要我照顧。”
“那也不要磨面,把身體養好再說。”
男孩雖然沒生病,但是也不健康,良笙不想他也病倒了。
似錦在一旁裝磨好的麵粉,聞言,道:“我也是這麼跟他說的,可他就是不聽。”
男孩憨憨的笑著道:“推磨又不重,我又不是幹不動,再說了,我中午吃了那麼多飯,不幹活不能消食。”
良笙聽他這麼說,便沒再多說,接過似錦遞過來的溫開水一口氣喝了,跟她聊了幾句蓋房子的進度,就又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