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園舊貨市場坐落於天京東三環潘家園橋附近,整體佔地面積約四萬八千平方米,經營著各種種類的古玩文物,全國二十四個省市都有人在此經營,其物品五花八門。( 平南文學網
天京玉器廠距離潘家園並不算太遠,陳逸開著汽車,不到二十分鐘,便來到了地方,在附近找了個停車場停好汽車後,陳逸便緩緩來到了這個全國有名的古玩市場。
走進去,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用磚石砌成的高大牌樓,上面所寫的是幾個繁體燙金大字,潘家園舊貨市場。
而在這牌樓的上方,還掛著一個紅色的條幅,上面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寫著,匯天下奇珍,交世界賓朋。
陳逸不禁一笑,繞過牌樓,緩緩走了進去,一路之上的建築,充滿著老天京的氣息,讓人不禁感受到了一種親切。
而在路上,他還看到了很多高鼻子的外國人,煞有其事的跟攤主講著價錢,看來這潘家園果然如同自己所瞭解的那樣,不僅僅是華夏老百姓和收藏家淘寶撿漏的地方,也是深知華夏文化的外國人淘寶的地方。
週末正是地攤開放的時間,而且正值下午時分,基本上沒事的人都來逛古玩城,整個潘家園內,不說人山人海,也是差不多。
陳逸自然要去的地方便是地攤區域,他們浩陽古玩城十分的隨意,並沒有修建專門擺放地攤的區域,讓地攤與商鋪結合,而潘家園卻是不同,有著專門的地攤區域,一溜擺開,全部都是地攤。看起來非常的壯觀,那琳琅滿目的各種古玩,可以說是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特別是瓷器所在的地攤區域。入目的滿是各種各樣的瓷器。那讓人感覺置身在瓷器海洋之中,陳逸不禁感嘆一笑。這古玩城確實比他們浩陽大多了。
“嘿,小夥子,來看看,我這有上好的古瓷。保證真品。”看到陳逸路過,一些攤主不禁吆喝著。
陳逸笑了笑,在一個地攤上停下了腳步,攤主是一位年輕人,看到停到了攤前,連忙招呼著,“小哥。您想要什麼瓷器,唐宋元明清,樣樣都有。”
看著攤子上這些明顯做工粗糙的瓷器,陳逸搖頭一笑。剛要回答時,這攤主忽然一聲怪叫,“嘿,歪啊卡母吐天京,你們的,有什麼需要的。”
聽到這半洋半中,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小島國語氣的話語,陳逸差點沒笑噴出來,抬頭一望,站在攤子前的正是兩個外國中年人。
“我們先看看。”這兩名外國人熟練的說出了一句華夏語,雖然並不地道,但也是十分的清楚。
這攤主點了點頭,“好的,你們先看,你們先看。”
陳逸不禁在旁邊稍稍停留了一會,看看這兩個外國人的眼力如何,在他們浩陽古玩城中,可是極少見到外國人的出現。
不一會,他們站了起來,“很抱歉,你這裡沒有我們需要的。”
“嘿,外國朋友,彆著急,我還有寶貝沒拿出來呢,這是一件明代青花瓷器,看看這底足,絕對的明代真品。”忽然,這攤主看到這兩名外國人要走,忽然攔住他們說道。
陳逸不禁一笑,這是古玩擺攤者慣用的手段,謊稱自己有寶貝,其實那些不過是比地攤上精緻一些的東西而已。
在這週末人流量幾萬的古玩市場中,想要淘到漏,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眼力,還要有運氣。
那兩名外國人不禁停住了腳步,準備看看他的東西,而這攤主嘿嘿一笑,從底下的盒子中,拿出了一個青花碗,而且將碗蓋過來,露出了下面的底足,放在了攤子上。
陳逸在這瓷器底足上看了幾眼,頓時露出了一抹驚訝,以他的眼力來看,這瓷器的底足倒是有著明代的特徵,無論是底款還是裡面的刀痕,都是非常像明代中期的瓷器。
之後,陳逸在碗身上的紋飾上仔細觀看著,卻不禁有些奇怪,以這底足來看,應該是明代官窯瓷器,可是這碗身上的紋飾,雖然精緻,但與明代官窯相差甚遠,甚至於連民窯都達不到,難道這是民窯生產的普通器物不成。
這時碗在兩個老外手中,陳逸倒是沒有機會上手,他不禁站在了兩名老外身旁,在這個青花碗上仔細的看著。
忽然,在看到碗足與碗身處時,他發現了一些細微的裂紋,雖然非常的隱秘,用紋飾掩飾的也非常好,但是絕逃不過他觀看無數古玩所鍛煉出來的眼力,看到這裂紋,他頓時想到了古玩造假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