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一幅王羲之黃庭經真跡,便在陳逸的儲物空間中所放著,雖然現在無法拿出來,但是在儲物空間中,他依然可以觀看,可以使用臨摹術,進行臨摹。
待到丁潤研好墨後,陳逸出言謝過,便拿起毛筆蘸上墨汁,將一部分心神放入儲物空間之中,看著裡面展開的書法,使用了臨摹術。
現在他的高階鑑定術,也僅僅只能鑑定一千五百年之內的物體,也就是公元對於這處於公元300年前後的晉代王羲之的作品,卻是無能為力,哪怕只差兩百年,也是無法鑑定成功。
使用了臨摹術後,那一種熟悉又濃郁的感悟,再次湧入腦海之中,陳逸細細品味了一下,然後開始在黃絹上書寫起來。
看到陳逸開始了書寫,在其身旁的丁潤,朝著林天寶和趙玉江二人做了一個禁言的動作,然後站在其身後不遠處,向著陳逸所寫過的字跡望去。
待到陳逸寫完了幾行字跡後,他們在身後才看到了字跡,這一望之下,林天寶和丁潤二人面上一下露出了震撼之色,這幾行字跡簡直是讓他們難以相信。
古玩收藏家,是玩文化的,自然對於書畫有著一定的瞭解,甚至有一定的水平,那麼王羲之的黃庭經,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們也見過許許多多的黃庭經近現代臨摹之作,但是無一人能夠比得上陳逸這幾行字跡。
在這些字跡中。他們二人感受到了濃郁的王羲之筆意,這種筆意,他們也只有在古代書法大師臨摹的黃庭經上。才能感受到的。
這一種筆意,極為濃郁,又非常的清晰,其無論字型,還是其中的神韻,都有著王羲之的身影,這彷彿不是臨摹王羲之。而是得到了王羲之的真傳。
此時此刻,對於陳逸的書法水平非常高的事情。他們二人沒有了任何的懷疑,有的只是內心深深的震撼。
而旁邊的趙玉江,也是認真的看著陳逸所寫過的字跡,畢竟這一幅書法最後會是他的。在這裡,沒有人比他更加關心這書法的水平如何。
在看到這幾行字跡之時,他面上露出了驚異之色,如果說讓他寫書法,他無能為力,但是觀賞書法,卻是毫無問題。
之前他曾經就在蕭盛華那裡,仔細觀看過陳逸的黃庭經書法,只不過現在以他的眼光來看。這一幅書法,比蕭盛華的那幅水平更加的高。
給人的感覺,也是更加強烈。這讓趙玉江的面上露出了濃濃的驚喜,同時面上又有些震撼,以蕭盛華的身份,要預訂一幅書法,陳逸自然會全力而為,那麼。在沒有隱藏實力的情況下,僅僅不到半年的時間。陳逸的書法,竟然又再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這簡直太讓人難以相信了。
可是,事實就在面前擺著,由不得他不相信,他的內心之中,有著極大的興奮和震撼,這一次真的是賺到了,哪怕沒有陳逸的款識,這一幅書法的價值,也比瓷板只高不低。
他覺得自己得到書法後,一定要做到陳逸所要求的那樣,不去主動的炫耀,否則,非但得不到款識,還會惹怒陳逸。
沒有去管旁邊的的反應,陳逸自顧自的臨摹儲物空間中的書法,這一次的臨摹,同樣沒有向書法中注入靈氣,在得到這黃庭經書法之後,他總共臨摹了四幅。
一幅是在三清觀得到黃庭經後,為換取表現毫無神韻的黃庭經,所臨摹的,而第二幅,則是應蕭盛華的要求,為其臨摹而寫。
這第三幅,自然而然就是解開這黃庭經的秘密之後,他去往三清觀之前,為鄭老所留下的,而第四幅,是去到三清觀後,悟真道長和玄機道長二人,沒有留下這幅真跡,反而只讓他臨摹了一幅留了下來。
這一幅,可以說是他臨摹的第五幅,水平也是隨著時間,成為五幅之中最高的所在。
蕭盛華所得到的那一幅,是在沒有解開秘密之前所臨摹的,雖然有著中級臨摹術,但是有著表面書法的遮擋,他無法清晰的感受到其中的意境,而解開了秘密之後,他所臨摹出來的水平,自然要比蕭盛華的那一幅,更加的高。
有著書法術和臨摹術的幫助,所有人都無法想象,陳逸的書法水平進步的有多麼的快,不僅僅只是臨摹而已,更是將其中的一些感悟和筆法,化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