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九十一章 前往香港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陳逸和自己的師傅鄭老,以及文老等人,都在按照秘法嚴格製作著釉料。哈

其過程比起陳逸自己那種有些隨意的製作方式大不相同,可以說每一步的製作都是非常‘精’細。

陳逸一直跟在旁邊,可以說學到了許多的知識,在此期間,他也將自己所發現的那套郎世寧的八駿圖帶了過來,讓自己的師傅進行觀賞。

聽著陳逸再次講述這瓷板得到的過程,他們心中有著一陣陣的感慨,許多人視而不見的東西,卻是無比珍貴的寶貝。

這一套八駿圖的價值,要遠遠超過五千萬,看到這一幕,高存志則是深有感觸,如果說收藏古玩的數量,陳逸絕對比不過他的話,論起古玩的珍貴程度,那麼他根本比不過這位小師弟。

不說張飛竹簡,王羲之真跡,單單是在景德鎮發現的這柴榮真跡和柴窯製作秘法,就不是他那些古玩所能相比的。

製作釉料的過程,比收集釉料所需要的時間更長,必須要先將一些礦物質磨碎,然後要將其變成所需要的濃度的漿汁,之後還要根據需要對漿汁進行一些特別的處理。

就像是礦物質中含有大量鐵一樣,會使製作出來的瓷器出現針孔或是斑點,這就需要去除漿汁內的一些鐵元素。

至於之後的配製過程,更是非常的複雜,這點陳逸在當初自己製作時,就已然深有體會。

不過過程雖然複雜,對於文老這種製作瓷器大半輩子的人。卻是十分的輕鬆。就是所消耗的時間長了一些而已。

在此之前。陳逸也是早早的跟林天寶和丁潤打了招呼,說自己在文老這裡潛心學習,一段時間內,不能到古玩城與他們‘交’流知識。

林天寶和丁潤二人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陳逸已經將機關盒開啟了,當然,他們更加想不到這機關盒裡的東西。

隨著時間的推移。釉料的製作進度一天天的向前推進,而正在釉料處於融合階段,快要完工時,陳逸接到了蕭盛華的電話,說那位富豪已經回到香港,不過在香港呆的時間並不會太長,最多一個星期左右。

因為這位富豪現在大部分的生意,都不在香港和大陸,而是在鐵利堅,所以這次回到香港。只是回來探探親,走訪一些朋友。

得知這個訊息。陳逸便與鄭老和文老商議了一下,二老的意見則是這柴窯瓷器製作完成,最少還需要幾天的時間,如果想要等著柴窯燒好,再去香港,恐怕要耽擱了。

而且這柴窯燒好之後,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看,根本不用急在一時,要是因此錯過了‘花’神杯,那就是一件可惜的事情了。

就算燒好瓷器後,要公佈於世,也要等他們研究了一遍柴窯瓷才能決定。

陳逸點了點頭,如果說這富豪要在香港呆一個月,他現在絕對不會前去,見證柴窯瓷器重現於世,這意義非常重大,哪怕他已經透過‘迷’你窯爐見過。

只不過這富豪可能只在香港呆一個星期,他就不得不去了,收集‘花’神杯,並不僅僅只是一個任務而已,已經成為他做為大鑒定師的本能。

而且蕭盛華一直在為這件‘花’神杯的事情忙碌著,一切都準備好了,不去的話,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在第二天,陳逸與鄭老和文老等人告別後,讓高存志送他去景德鎮機場,然後趕往香港。

去其他地方他還能開著汽車到處逛逛,這從景德鎮一路開車到香港,有些太誇張了點。

景德鎮雖然是瓷器重鎮,但卻沒有直達香港的飛機,需要在中途轉機,陳逸所選擇是時間最短間隔最短的班機,所需的時間約七個小時左右。

上午十點出發,下午五點多便可以到達,一切手緒在二位老爺子的幫助下,辦理的十分快捷。

而得知陳逸已經啟程趕來,蕭盛華頓時大笑了一聲,告訴陳逸,他一定會盡好地主之宜。

對此陳逸先是謝過,他估計如果蕭盛華知道景德鎮正在製作柴窯瓷器,絕對會反過來從香港來到景德鎮。

畢竟,華夏瓷器之冠的名號,不是白白得來的,柴窯瓷器能夠享譽千年,經久不衰,正是有著它的獨道之處。

汝窯為宋代第一大名窯,開窯也是二十餘年,而柴窯,為後周御窯,後周王朝僅僅存在不到十年便滅亡了,這柴窯更是隻存在了五六年便消失得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