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陳逸現在的底蘊,一些人覺得自己手中的東西根本無法讓其看上眼,更不用說用這一幅珍貴的書法來換取了。
當然,也有一些人自恃手中的東西,一定能讓陳逸動心,比如那位擁有著於非暗陳之佛畫作的那位吳先生,他知道陳逸的畫作起步就是工筆花鳥,他相信,自己這幅兩位工筆花鳥畫大師所創作的畫,一定能讓陳逸動心。
而周子民,在仔細觀看過陳逸的書法後,內心產生了一種濃濃的**,那就是必須要得到這幅書法,這幅書法上的字跡之中,充滿著一股股讓人為之驚歎的氣勢。
特別是名傳千古的那一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讓他深受感觸,甚至想起了自己青年時候不努力的過程,陳逸的書法造詣,遠遠出乎了他的意料,甚至讓他再次後悔之前的決定。
只是,就這樣向陳逸認錯,這是不可能的,看到了這幅書法,他在內心更加確定了自己之前的計劃,雖然陳逸看上了他的夜明珠,換取這幅書法也是有可能的,但是,他不會這樣去做,他要不費吹灰之力的得到這幅書法。
就算到時候計劃失敗,也可以用夜明珠來換,相信以陳逸對這夜明珠的喜愛,一定不會拒絕他的換取。
眾人一一的看過書法,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產生了濃濃的驚歎,這一幅書法的水平堪稱高超,相信在這一次聚會過後,陳逸的書法,將再次震動華夏書法界,每一個看過的人無一不想要得到。
得到了陳逸這一幅書法,不僅僅可以讓他們每天欣賞到這樣水平的書法。同時,也會讓他們在古玩圈子裡的名氣和地位大大的增加,因為到現在為止。擁有陳逸書法的人少之又少,而這一幅。又堪稱陳逸最高水平的書法,一旦得到,絕對會讓許多人蜂擁而至。
書法轉了一圈,再次回到陳逸的手中,被陳逸鄭重的收了起來,放入畫筒之中,很多人看著這幅書法,都有一種不捨的感受。
而後。袁老拿出了一幅畫作,紅梅翠竹圖,畫上有一棵梅花樹以及兩株翠竹,其筆下的紅梅雄強,老幹出新枝,翠竹精勾細寫,與紅梅競相掩映,展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象,紅梅與翠葉參差錯落而不失畫理,可謂是一幅難得的畫作。2
只不過。在眾人看來,這一幅畫作,卻是不如陳逸的那幅書法。袁老為嶺南畫派代表人物,繪畫造詣非常之高,但是就這幅畫作而言,並不是袁老頂尖的作品,而且作品過於守舊,沒有創新,陳逸則是自己創造出一種新的行體,兩相對比之下,誰強誰弱。直接見了分曉。
袁老並沒有在意眾人的看法,在他看來。陳逸可以說是書畫界的一個奇蹟,對於陳逸的成長。他有的只是欣賞和欣慰,根本沒有周子民那些人所有的嫉妒。
一個人的書畫水平能達到什麼地步,需要靠後天的努力,但是同樣需要靠天賦,陳逸無疑是將天賦和努力完美結合。
觀賞完所有人所拿來的古玩之後,時間已然從上午九點多,到了將近下午一點,只是所有人都沒有感受到一點飢餓和疲憊,內心所擁有的完全是興奮,在這次聚會上,他們看到了許多珍貴的物件,其中最耀眼的自然是陳逸的那一幅滿江紅怒髮衝冠。
“好了,各位,古玩已經展示完畢,相信這次的聚會,讓許多人都非常滿意,現在已經下午一點,比我們計劃的時間可是長了許多,下面我們去餐廳用餐,一個小時後,再回到這裡,進行下一個重要環節。”等到所有古玩展示完畢後,衛家明站起身來說道。
這一次的聚會,主要是吳先生的那幅兩位工筆花鳥大師所合作完成的紅杏枝頭春意鬧,以及周子民的那顆夜明珠,還有陳逸的書法,佔據的時間最長,其中陳逸的那幅書法,觀看的時間是三件東西中最長的,幾乎達到了將近四十分鐘。
聽到了衛家明的提醒,眾人這才意識到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一點,觀看那些珍貴的古玩,讓人根本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所有人將東西各放在了桌子上,然後衛家明將大門鎖了進來,準備在一個小時後,再打來進入。
衛家明財大氣粗,所準備的午餐也是十分的豐厚,以陳逸的判斷,這些飯菜,應該是由二位身懷中級烹飪術的廚師做出來的。
中級烹飪術,這已然星級酒店的掌廚之人了,衛家明卻是可以請到家裡當廚師,實在是難得。
吃完了午飯,眾人在大廳內各自休息交流了一會,而陳逸的身邊,圍的人是最多的,很多人都與陳逸交流著古玩或是書畫上的一些事情,並且暗中打聽陳逸喜歡什麼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