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陳逸來介紹這龍園勝雪的珍貴,遠遠沒有透過別人來介紹來得更加震撼人心。
“佐藤先生,看起來你對龍園勝雪非常瞭解,你為什麼不敢相信,這會是龍園勝雪呢。”隨後,主持人拿起話筒,向著佐藤新介問道。
佐藤新介面上依然帶著震驚,他拿著話筒,語氣中帶著激動的說道:“你們不知道龍園勝雪有多麼的珍貴,如果你們知道的話,同樣會不敢相信,它就是茶葉中的國寶,在茶葉之中,是屬於登峰造極的存在。”
“你們都應該聽了範會長剛才的話語,這龍園勝雪是一個名叫鄭可簡的人制作出來的,而他能夠製作出來,是在銀絲水芽的基礎上進行的。”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銀絲水芽是什麼東西,現在我就告訴你們,銀絲水芽,又叫銀絲冰芽,在華夏一本著名的茶道書籍中,將古代茶葉分為三個等級,紫芽,中芽,小芽,紫芽,顧名思議是紫色的茶葉,這在製作宮廷御茶時是不用的,而中芽,就是我們現在特級茶葉所用的原料,為一葉一芽。”
說著,佐藤新介的目光,望在了陳逸所在的茶桌上,看著玻璃瓶中一根根的龍園勝雪,“而小芽,是剛長出來的茶芽,形狀就像雀舌,像鷹爪,在小芽中,最精的狀若針毫的才被稱做水芽,而範會長之前所說的那一本書《宣和北苑貢茶錄》中稱,‘至於水芽,則曠古未聞也。’”
“可以想象,鄭可簡就是用這種在古代都曠古未聞的銀絲水芽,精製出了這款龍園勝雪茶,曠古未聞,可以想象,這種茶葉,有多麼的驚人,在古代都曠古未聞,在這個連小芽都十分稀有的現代,更加不用說了,我品嚐也有數十年,參觀過許多茶園,根本未曾見過這傳說中的狀若針毫的水芽。”
“龍園勝雪,在製作出來之後,取代了之前許多名氣極大的貢茶,成為了登峰造極的存在,哪怕在茶文化極為興盛的宋代,它也是能夠排進前三的行列之中,我也只是在看書之時,幻想一下宋代茶葉的珍貴,從未想過,在現代,能夠見到龍園勝雪,這就是我不敢相信的原因。”
聽到了佐藤新介的講述,主持人呆了,現場觀眾也呆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同樣如此。
他們許多人都並不瞭解龍園勝雪,只是這個名字很好聽,可是經過了佐藤新介的掃盲之後,他們陷入了濃濃的震撼之中,深深的明白了,這龍園勝雪究竟有多麼的珍貴。
用曠古未聞的銀絲水芽,精製而成,這真的是難以想象,就像佐藤新介所說的一樣,在古代都曠古未聞,在現代,恐怕已然消失的無影無蹤。
此時此刻,沒有人再去想著渡邊英夫之前拿出來的頂級玉露了,雖然這玉露也是珍貴之物,但是最起碼,在現代,用來製作它的原料還存在,而這製作龍園勝雪的原料,在古代都曠古未聞了,不用說現代了。
對於龍園勝雪為何會失傳,眾人也是能夠明白,因為製作龍園勝雪的原料,銀絲水芽,太過於珍貴和稀有,而且古代又多戰亂,所以,註定了這款茶葉,會失傳。
而現在,陳逸卻是拿出了這一款龍園勝雪茶葉,真的讓人不敢相信,古代曠古未聞的銀絲水芽,在現代真的存在嗎,如果不存在,這陳逸所拿出來的龍園勝雪,又從何而來。
如果沒有真正的把握,相信陳逸也不會說這是龍園勝雪,名如其茶,龍園勝雪,有龍,有雪,這是讓人無法忽視的美麗,同樣無法忽視的,還有這種茶葉,所泡出來的味道。
聽到了佐藤新介的話語,渡邊英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來讓自己震顫的心能夠緩和一些,佐藤新介說的沒有一點錯誤,銀絲水芽,這是在現代茶樹所無法生長出來的,他作為著名茶館的老闆,常常出入各種著名的茶園,可是在裡面,絲毫沒有見過水芽的存在。
對於陳逸所拿出來的這些針狀的茶葉,究竟是不是龍園勝雪,他內心的確定遠遠過了否定,從陳逸這種風輕雲淡的態度上就可以知道,這種茶葉,並不是剛剛製作出來,想必製作出來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而且,數量也不會多,如果數量多了,陳逸不可能只拿出這麼一個小小的玻璃瓶,從其容量上看,絕對不會過三十克,如此的話,就說明了這種茶葉的珍貴和稀有,以及製作的艱難。
龍園勝雪,這種在宋代大放光彩的茶葉,不僅僅只是擁有原材料就能夠製作出來的,就像他所製作出來的頂級玉露一樣,用玉露作為原料,可是如果沒有古籍上記載的製作方法,根本沒有人能夠製作出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