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次他非但沒有悔改,反而還將名字刻在了龍頭之上,最終皇帝怒不可遏,將他處死。
皇帝或許可以容忍一時的欺瞞,但是卻無法容忍,別人騎在自己的頭上。
在別人看來是極富個性,但是在陳逸看來,這傢伙純悴是活膩歪了,想死了而已,想在皇帝面前裝一下b,成功了一次,第二次沒成功罷了。
古往今來,多少能人異士,牛叉人物,都不敢在皇帝面前裝得太多,這6子岡卻是敢在皇帝頭上動土,他不死誰死啊。
陳逸慢慢的走進這一處玉肆,放眼望去,周圍有著很多玉石店鋪,有些是專門出售的,有些還能定做,可以說是集回收,鑑賞,銷售,製作一條龍。
陳逸笑了笑,這可以說是一個玉石市場啊,同樣,也可以算做是半個古玩城了,只不過大部分銷售的都是玉器罷了。
明代玉器,在中後期展的非常繁榮,也就是嘉靖至崇禎年間,城市經濟繁榮,玉器產量增加,蘇州制玉業代表著全國玉器工藝展的趨勢。
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宋應星,曾在《天工開物》中記載:“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從這記載中可以看出,好玉集中在了順天府,而工藝技巧最高的,卻是在蘇州。
在古玩方面,陳逸大多都有精通,但是最為精通的,無疑就是瓷器和玉器,以及書畫三大類,因為這是整個古玩文物類別中,數量最多的存在。
陳逸在玉肆街上隨意的走著,時不時的靠近一個商鋪,看了看裡面的玉器,其中不乏有出售古玉的店鋪。
只不過看到其中一些古玉,他便露出了濃濃的笑容,對於各代玉器的特點和文化,他可以說是非常瞭解,在明中後期,古玉已經成為了古董,是具有高價的特殊商品。
而一些商人為了獲取高利,便用劣質玉,摻色玉等廉價玉材製造了大批假古董,甚至有一些流傳至今。
在所有古玩類別中,玉器之中,不但有仿製品,還會有假貨存在,實在是讓人防不勝防。
現在他所在的玉肆之中,一些古玉便是造假造出來的,在現代各種專家,各種收藏節目滿地爬的情況下,還有一些人無法分辨真假玉的區別,更不用說在古代了,也只有一些上等人士,常常接觸玉器的人,能夠分辨出一小部分吧。
望著這繁盛的玉肆街,陳逸輕嘆了口氣,這找6子岡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之前他從銀樓老闆的心理活動中,只是知道了6子岡在這一處玉肆之中開了間作坊,只是這作坊具體在哪一個位置,心理活動中就沒有體現了。
好在6子岡名氣大,想必一問就能問出來,換做其他人,估計他的一些手段就沒有用處了,就像是他在現實世界中,常常用的找人方法,利用馴獸術,馴服一些鳥,讓它們幫忙尋找,可是那是在有照片的情況下。
這6子岡在史上的資料根本不足,更不用說有畫像留下來了,陳逸現在都不知道這傢伙有多少歲。
想了想,陳逸來到了附近一家玉器店中,“嘿,這位公子,小店有各種玉器,古玉,您有什麼需要的。”
“掌櫃的,我想向你打聽一個人,蘇州有名的6子岡6師傅在這玉肆街上嗎。”陳逸笑著問道,同時觀察了一下這店裡的一些玉器。
這掌櫃的是一箇中年胖子,穿著肥大的衣服,聽到陳逸的話語,他面上露出了一抹神秘的笑容,“嘿嘿,6子岡嘛,蘇州著名的玉雕師傅,我當然認識,買我一塊玉,我就告訴你,要不然,在這茫茫玉肆街中,想要找到,可是很難的。”
陳逸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然後在其中一個櫃子上,拿了一塊玉器,放到了櫃檯上,“掌櫃的,這塊玉佩,就當是我問詢的代價了。”
“嘿嘿,這位公子好眼神,這可是一塊古玉玉佩,別人少了二十兩拿不走,你拿十五兩銀子即可。”店鋪掌櫃看到陳逸如此乾脆的挑選了一塊玉佩,頓時喜笑顏開的說道,暗贊這小夥子真上道。
聽到掌櫃所說的話語,陳逸認真的點了點頭,“這確實是一塊古玉。”
“哈哈,公子真是玉中高手,這可是成化朝的好東西。”掌櫃的面上的笑容更加濃郁了,暗道,這次算是遇到一個肥羊了。
十五兩銀子,他這塊玉佩從別人那裡得到,才不過花了一兩而已,簡直是賺大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