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逸寫完之後,眾人皆圍了上去,看到宣紙上的字跡時,他們面色一驚,許國之前的那幅書法,與陳逸所寫的比起來,簡直是天與地的差距。
許國的那幅書法,不倫不類,讓人看著十分的彆扭,而陳逸的這幅書法,看起來卻是十分的秀穎,更帶著幾分溫婉,觀之,讓人十分的舒服,彷彿出自一個女子之手,而不是由陳逸寫出來的。
兩幅書法之中,都帶著一抹秀穎之意,看起來非常相似,只不過,許國書法裡的秀穎十分的淡,而且再加上其自己的修改,讓整幅書法變得面目全非。
陳逸所寫的這幅書法,其中的秀穎,卻是要遠遠過許國的那幅書法,從這裡,就足以看出許國的書法水平如何了。
萬曆皇帝的面上,同樣露出了一抹驚色,那楊妹子的書法,現在他已然記了起來,還記得十分清楚,在他的感覺中,陳逸所寫出來的書法,可以說與楊妹子一模一樣,簡直讓人驚歎。
“這就是楊妹子的書法模樣,其書法波撇秀穎,妍媚之態,映帶漂湘,類似於宋寧宗,只不過多了幾分溫婉而已,許大人,你覺得我的書法與楊妹子的有幾分相像。”陳逸笑了笑,指著自己的書法說道。
聽到陳逸的話語,許國內心一震,面前的這幅書法,他之前已然看過,可以說與楊妹子相差無幾,他沒想到陳逸的書法水平如此之高。
“嘿嘿,現在本官說了也不算,等到楊妹子的書法拿過來時,即可一見分曉。”許國嘿嘿一笑卻並沒有回答陳逸這個問題。
如果回答陳逸的書法不如楊妹子,那麼等到楊妹子的書法拿過來時,他就會立刻被打臉,如果說陳逸的書法與楊妹子一般無二,這也等於他示弱了。
陳逸淡淡一笑,沒有再去追問,很快,小李子便和幾名文淵閣的人員,一同將那三本書,以及兩幅楊妹子的書法拿了過來,放在了萬曆皇帝的身前。
“陳居士,既然你之前說楊妹子就是楊皇后,那麼先行證明吧,之後再看她的書法。”此時,萬曆皇帝看了看面前的三本書,笑著說道。
陳逸笑著點了點頭,看著放在桌子上的三本書籍,他先拿起了周密的《齊東野語》,這是一本古代筆記著作,在傳統文史典籍中被視為稗官,與正史相比,筆記章法靈活,不受約束,駁雜廣記,包羅的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周密南宋詞人,文學家,宋亡之後,入元而不仕,曾在吳興家中設書種,志雅兩座藏書樓,藏書四萬餘卷,以及祖上三代以來金石之刻一千五百餘種。
陳逸之所以提出楊妹子就是楊皇后的看法,也是得自於現代一些學者的研究,其中一位學者專門在他的一部書中,提到了這楊妹子身份的幾個疑點,並用幾本歷史書籍的記載,來證實這個看法,這幾本書,正是擺在萬曆皇帝面前的幾本。
至於這名學者,在華夏現代也是極具名氣,姓啟名功,字元白,是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華夏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家,鑑定家,詩人等等。
隨後,陳逸將這本書翻到了記載楊皇后的頁面,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然後將書遞給了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將這一段文字,一字不差的唸了出來,這一段文字所記載的是楊皇后是一個孤兒,並無兄弟姐妹,哥哥楊次山也是後來認的,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既然沒有妹妹,那麼楊妹子是楊皇后之妹,就不成立了。
“僅僅只是這段記載,說明不了什麼。”聽到這段記載,許國面色沒有任何變化,笑著說道。
陳逸只是笑了笑,隨後拿起了第二本書,是葉紹翁的《四朝見聞錄》,在這上面的一些記載,也是說明了楊後是孤兒。
這一本書的記載,讓現場一些人不禁點了點頭,一個人的書籍可能會出錯,但是二個人,出錯的可能性,卻是極小,更何況,記載楊妹子是楊皇后之妹的書籍還是明代一位文學家的著名,而這兩本書籍,卻是宋代的。
隨後,陳逸又拿出了第三本書,元代吳師道的一本書籍,從中找到了這樣一段記載,“宮扇,馬遠畫,宋寧宗後楊氏題詩,自稱楊妹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