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記錄整個人類社會展文明程序的載體,沒有文字,人類的文明不可能展起來,所以,在這些古籍善本之中,有著非常濃郁的靈氣。=樂=文=
在玄妙閣僅僅一個道觀的藏書室中,他就獲得了二萬多的鑑定點,可以想象,這集整個國家珍貴古籍於一身的文淵閣,能夠獲得多少的鑑定點。
明代兩個文淵閣,最後都是不復存在,在明英宗正統年間時,蘇京皇宮生火災,文淵閣及其所餘書籍皆付之一炬,現在是萬曆年間,距離正統,已然有一百餘年了,所以,蘇京文淵閣中的書籍,想看是看不到了。
而天京的文淵閣,會隨著明王朝的滅亡,在戰火中被毀,雖然不知道其中的書籍有沒有全部毀於一旦,但是可以想象,大部分的書籍,都會被損毀。
在現實世界中,陳逸在故宮中所現的古籍善本,數量雖然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清代宮廷的舊藏,而不是明代。
所以他現在處於明代副本世界之中,如果能夠進入文淵閣之中,那就會觀看到許多在現代世界,所看不到的古籍善本,鑑定點或許已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些古籍善本中記載的東西。
據史料記載,明初的國家藏書,是以元朝內閣所藏的宋,金,元三朝典籍為基礎而建立的,在明太祖時期,北伐軍攻入元大都,將其內閣藏書。盡收囊中,並送回蘇京。
根據正統年間。明代著名大臣。學者,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楊士奇所編寫的文淵閣書目來看,文淵閣**有七千餘種書籍,達四萬餘冊,估計在十萬卷以上。
這些書籍。自從蘇京皇宮中取來。沒有一個完整的書目,所以楊士奇率領一些人進行了詳細的編寫。
說起楊士奇此人,可以說是一位傳奇人物,從建文朝到正統。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輔二十餘年,與楊榮,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可以說他的一生,見證了明朝的盛轉衰。
一想到文淵閣中所珍藏的那些古籍善本,陳逸的心就充滿了嚮往。他想了想,雖然現在文淵閣已然成了內閣的機密要地,但是怎麼也要試上一試,否則的話,他真的不甘心。
更何況,昨天皇帝答應了他,要讓他隨意出入宮廷,觀看一些古董珍寶,那麼這些古籍善本,同樣屬於古董珍寶的行列。
陳逸拿著這塊令牌,按照現代世界故宮中文淵閣的位置而去,走在半路上,他的內心覺得有哪裡不對勁,當他看到了那熟悉的文華殿時,不禁拍了拍腦袋,搞錯了。
明代的文淵閣在戰火中被毀,而清代的文淵閣一直是有名無實,在乾隆年間才開始動工,只不過修建的地方,並不是原來文淵閣的遺址,而是文華殿後面的聖濟殿遺址。
這聖濟殿在明代是太醫院的所在地,基本上都是一些太醫或御醫所呆的地方,自己這去到地方,是去看病,還是去抓藥啊。
如果說李時珍這老爺子還在太醫院,那麼陳逸覺得去看看也無妨,可是老李在嘉靖三十七年就從太醫院辭官還鄉了,之後才開始走遍大江南北,編寫本草綱目。
陳逸無奈的笑了笑,光是熟悉了現實世界的故宮位置可不行啊,這明代有一些建築與清代大不相同,至於這明代文淵閣的位置,他也是隱約知道,只是現在一時之間摸不到頭緒罷了,看來也只能看個人問問了。
他抬起頭,望了望昨天來過的文華殿,不由一笑,用了一次鑑定術,並沒有現萬曆皇帝的蹤影,倒是那個於公公在裡面收拾著什麼東西。
這個於公公的心中,還在驚歎著昨天的事情,沒有給皇帝下跪,甚至拒絕了皇帝的賞賜,到最後還提出了兩個要求。
陳逸想了想,並沒有去到文華殿之中,而是走到了守護宮殿的兩名侍衛那裡,先亮了亮自己的令牌。
那兩名侍衛昨天也是在文華殿值班,之前就已經看到陳逸了,此時看到他走了過來,拿出了自己的令牌,兩名侍衛頓時恭敬的說道:“陳居士,請進。”
這一個令牌,除了後宮以及一些機密要地之外,任何宮殿都是可以進入的,足可見皇上對於陳逸的喜愛。
陳逸笑著擺了擺手,“我不是要進文華殿,是想向你們打聽件事情,宮廷儲藏古董珍寶的地方在哪,還有文淵閣的位置。”
兩名侍衛相視一眼,自然知道皇上給陳逸放令牌的用意,就是讓其觀看古董珍寶,其中一名侍衛剛想要說出位置時,忽然文華殿的一扇小門打了開來,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個驚喜的聲音,“雜家以為是誰呢,原來是陳居士,雜家有禮了。”
“哈哈,見過於公公。”陳逸面上帶著笑容,向著這老太監拱了拱手。
於公公面上露出了濃濃的笑容,“陳居士客氣了,敢問陳公子來文華殿有何事,如果是面見皇上,那就有些不巧了,皇上並不在文華殿中。”
他對於昨日呵斥陳逸的事情,有些後悔,雖然盡了一個臣子的本份,但是如果是心胸狹窄之人,恐怕就會記仇了,所以,現在能夠見到陳逸,無疑是他與陳逸打好關係的一個機會。
“於公公,我並不是來見皇上的,是準備去儲藏珍寶的地方看一看,卻是一時間在宮裡迷了路,正準備找這位侍衛大哥問問路呢。”
陳逸笑著說道,自然不會記恨於公公昨天的那些話語,簡單的話,於公公一方面是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現,一方面也是為了他好。畢竟一言不合,被皇帝責罰甚至斬的人也不在少數。
“原來如此。宮中儲藏古董珍寶的地方與文華殿的方向可是相反的。在……恩,陳居士,不如雜家帶你去吧。”於公公點了點頭,剛想說出儲藏珍寶的地方時,轉念一想,忽然改變了話語。
他在文華殿中也沒有事情。還不如為陳逸帶路呢。也好進一步的與陳逸打好關係。
陳逸頓時一笑,“求之不得,那就有勞於公公了。”
“陳居士,那我們走吧。”看到陳逸答應。於公公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