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再入藏書閣

至於東漢的竹簡,大多是道教典籍,少部分則是寫的其他型別的文字,其價值非常珍貴,甚至有一卷還是東漢一位著名文學家蔡邕所寫出來的文章。

提及蔡邕,許多人或許很陌生,但是他卻是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因官至左中郎將,後人稱他為蔡中郎。

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還是一位書法家,特別是自創的一種名為飛白體的書法。

相傳這是蔡邕受了修鴻都門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啟而創造出來的,對後世影響非常的大。

只不過這一篇文章,卻是寫在了竹簡之上,哪怕如此,這一卷竹簡,也是極為珍貴了,東漢雖然改進了造紙術,但是造出來的紙質量也是堪憂,而且所能用得起的,都是王公貴族。

這蔡邕既然能夠創造出對後世影響非常大的飛白體,其書法水平,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更何況,還是蔡文姬之父,這位才女雖然在現代都有許多人知道,但是在歷史上,其事蹟記載的卻並不多,現在所能看到的作品,也只有悲憤詩二和樂曲胡笳十八拍了。

仔細研究之後,他現這竹簡上的書法字跡,非常的精妙,有很多他可以去學習的地方,他壓下了心中想要立刻臨摹的衝動,然後在腦海中繼續觀看著剩餘的竹簡。

而秋月道長所說的幾卷西漢的竹簡,他卻是無法從腦海中找到,因為這些竹簡所處的年代,已然越了他頂級鑑定術的鑑定範圍。想要見到,也只能去密室一觀。

除了竹簡之外,他還鑑定了櫃子中所存放的一些書畫作品,卻是有了一些意外驚喜。

這些書畫作品數量雖然不多,但每一件都是非常珍貴的存在。在這裡面,陳逸見到了竹林七賢其中之一劉伶的所書寫的《酒德頌》。

竹林七賢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其他朝代,都是十分的具有名氣,許多的書畫家都拿他們的故事作為題材。

而這劉伶曾為一位將軍幕府下的參軍,後來晉武帝泰始初,對朝廷策問。強調無為而治,以無能被罷免,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頌》,宣揚老莊思想和縱酒放誕之情趣。蔑視傳統禮法,是竹林七賢中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

此人所留下來的詩文,在現代也僅有酒德頌文一篇,還有北芒客舍詩一而已。

他沒想到能在這東華觀中,現這一幅酒德頌書法,從鑑定資訊上看,這是劉伶所作的真跡。

傳說劉伶身高不到一米五,不僅人矮小。而且容貌極其醜陋,但是他的性情豪邁,胸襟開闊。不拘小節,平常不濫與人交往,沉默寡言,對人情世故毫不關心,只有和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嵇康等人很投機。於是便加入了七賢行列。

這一篇文章所寫的是兩組虛構出的對立人物形象,一種是唯酒是務的大人形象。另一種則是貴族公子和縉紳處士,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處世態度。

其書法也是有一些可取之處。從字跡的輕靈之中,就可以看出此人如傳說那樣胸襟開闊,一個身高不到一米五,又長相醜陋之人,換做是普通人,早就悲觀厭世,仇視他人了,能夠做到正常的非常之少,更不用說是胸襟開闊了。

至於是東華觀如此得到劉伶這一幅書法真跡的,陳逸並不想去猜測,最大的可能,也就是併入東華觀的一些道觀所帶過來的。

畢竟以秋月道長的能力,都能得到王羲之的真跡,這劉伶的名氣,卻是打死都追不上王羲之,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名望。

除此之外,在這些書畫中,還有衛協所畫的一幅道教神仙畫像,這位是西晉的一位著名畫家,與張墨並稱畫聖,其最拿手的是道釋人物,可謂是冠絕當代。

看到這幅畫作,陳逸面上露出了濃濃的笑容,真的是山重水覆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這衛協雖不如顧愷之等人有名,但也是一位畫功了得的人物。

據說他畫人物不敢點睛,擔心變成活人,雖然這是不過只是一個虛構的傳說罷了,但是顧愷之卻是深受其影響,曾稱讚其巧密情思,世所並貴,連顧愷之都如此稱讚的人,畫功定然不弱。

這幅畫作上的道教神仙人物,十分的傳神,其眼睛更是非常獨特,有著點睛之筆,陳逸笑了笑,雖然不知道這幅畫作能不能開啟副本世界,但是他卻可以從中進入臨摹。

接下來,他又觀看了其他的書法畫作,雖然有一些是三國時期的人所作,但並不是特別出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