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法,與這幅小楷相比,當真就是太陽和地球的差距,觀看著法,感受著其中的意境,眾人完全被裡面所蘊含的平和簡靜給吸引了,整個現場,此時一片寂靜,沒有任何的雜音,有的只是眾人那輕微的呼吸聲。
特別是最前方的那些法家和收藏家,看著這幅法,內心的感觸最深,他們觀看過的法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一些名家之作,可是此時看到王羲之的這幅真跡,他們才知道,那些法,都無法與這幅法相比。
或許那些法有著其他的優點,但是就法的整體而言,王羲之無疑是走到了許多人的前面,讓後世許多法家為之敬仰,為之學習。
他們之前也是在不斷的猜測,陳逸的法為什麼會有著如此濃郁的王羲之真意,現在看到了這幅法,他們完完全全的明白了。
饒是如此,他們內心也是充滿了驚歎,雖然臨摹的是王羲之的真跡,但幾年時間,便能達到這般的境界,這也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
他們認真的觀看著這幅法,深深的感受著其中的意境,隨著不斷的觀看,他們內心的震驚也是更大,那些所謂的唐宋摹本,號稱真跡,其中所存在的,不過是王羲之一半的真意罷了。
等到眾人觀看了約二十分鐘時,陳逸和鄭老這才回到了布臺前,輕輕敲了敲話筒,然後說道:“各位,雖然我知道你想要繼續觀看這幅法,但是為了佈會的進行,不得不打擾你們,想要觀看法的話,佈會結束後有的是時間。”
在陳逸的提醒下,眾人都是回過神來,望著螢幕上的法,面上都是露出了無比的激動,真跡,這果然是王羲之的真跡,可以想象,這幅真跡的出現,將會帶來多麼大的震動。
一直以來,華夏所擁有的一些珍貴文物,在國外博物館中,或多或少都會擁有,甚至於華夏沒有的珍貴文物,在國外都有,這都是國外侵略者用卑劣的手段搶奪走的,是華夏民族所無法忘卻的傷痛。
可是,這一幅王羲之的真跡,卻是任何博物館所沒有的,它代表著華夏法承前啟後的階段,更是自唐宋以後,聖王羲之出現的的唯一遺墨。
華夏法漸漸的沒落,也是讓許多人為之擔憂,或許是時代的變遷,或許是利益的驅使,但是這一種屬於華夏的文化,如果消失的話,恐怕會是整個華夏的遺憾。
本來由於陳逸的影響,而漸漸復甦的華夏法,也會以更快的度復甦,這幅聖真跡的出現,將會讓華夏法,重新崛起,所有人都毫不懷疑。
“王羲之的小楷黃庭經,這就是我給各位,給所有華夏人帶來的巨大驚喜,在接下來的二個月時間,這幅王羲之真跡,都將會在華文博物館進行連續展出,各位到時候可以盡情的觀看。”
“如果無法到博物館的人,也無需擔心,之前我師傅也說了,會和文物研究所推出王羲之真跡記錄片,到時候,你們可以足不出戶,觀賞這一件華夏至寶。”陳逸指著布臺上的法,面帶笑容的朝著眾人說道。
“在這裡,也要感謝我的師傅,沒有他的幫助,這幅王羲之真跡,亦然是無法重現的,沒有他的幫助,也不會有我今天的成就。”陳逸朝著鄭老深深的鞠了一躬。
鄭老走過來扶起了陳逸,面上充滿著自豪,“有徒如此,人生無撼,各位,老頭子先下去了。”說著,鄭老將法慢慢的捲了起來,放入盒子之中,然後走下了布臺。
看著鄭老的動作,現場所有人的面上都是露出了不捨,剛才那一點時間,根本不夠他們觀看的。
“好了,接下來進入佈會的最後階段,按照慣例,我依然可以回答你們三個問題。”陳逸笑著對現場的媒體記者說道。
聽到他的話語,所有媒體記者瞬間站了起來,將手高高的舉了起來,可以說是群情激奮,他們的心中,都在不斷吶喊著,選我,選我。
“第五排的那位身穿灰色西服的男士,就是你。”陳逸隨便選了一個。
那位記者接過話筒,因為激動,手還微微顫抖著,“陳先生,您好,我是xx電視臺的記者,這幅王羲之的真跡,給了我們巨大的驚喜,可以說是值得整個華夏人慶祝的喜事。”
“我的問題是,在您的法自敘帖中提到,這幅法是從一個隱世道觀中取得,能否告訴我們這道觀在何處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