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體的主管領導,在知道了佈會的內容之後,都是無比的震驚,他們沒想到,這場關於書體完美的佈會,最重要的卻不是書體完美,而是王羲之真跡。
他們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因為王羲之的真跡早已不傳於世,不說王羲之的真跡,就算是其他晉代的書籍之類的東西,也是廖廖無幾。
只不過瞬間,這種不敢相信就消失在他們的腦海之中,不說鄭老身為古玩文物界的泰山北斗,就算是陳逸,也已然成為了一位古玩鑑定大師,由其鑑定過的東西,從沒有任何的失誤。
更可況,以他們師徒二人的品行,如果沒有真正的確定,是絕對不會如此鄭重其中的召開佈會,讓這王羲之的真跡現世。
他們瞬間組織了整個電視臺的力量,對佈會的內容進行整理,以便於在最短的時間內製作出來,然後在午間新聞上進行播出。
雖然午間新聞不如晚上的新聞觀看的人數眾多,但是他們卻管不了這麼多了,新聞新聞,最新的才能夠吸引別人,如果等到晚上,估計這個訊息,已然傳遍整個華夏了。
而觀看到他們電視臺午間新聞的人,看到這個訊息,一定會記住他們的電視臺,告訴朋友時,就會說我在某某電視臺看到了一個大新聞。
同時,他們這些主管領導,也是認真觀看了這場佈會的內容,本來他們想著將佈會上,關於王羲之的真跡剪下下來就好了,可是看過之後,卻是覺得,這一場佈會任何一段。都不能完全剪掉,否則的話,絕對會讓人看不懂。
觀看了整個過程之後,他們的內心,亦是在不斷的激盪著,王羲之小楷黃庭經真跡。這簡直就是一個真正的重磅炸彈,可以想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這一幅真跡現世的訊息,會霸佔所有的媒體渠道。
陳逸每一次的佈會,都能給人帶來不同的驚喜,這一次的驚喜,確實是太大了。
其他一些電視臺的主管領導,同樣是這樣的心思。爭取第一時間將新聞素材製作出來,進行播放。
而一些日報社的記者,也是抓緊時間製作著新聞文稿,他們雖然無法在電視臺上播放,而且又不是行報紙的時間,但是他們還有網路媒體。
有一些佈會,是進行現場直播的,就算沒有影片直播。也會有文字直播,只是陳逸的佈會上。卻沒有任何人用文字直播過,因為每一場佈會的內容,都是讓人無比心驚的,根本沒有時間去分神進行文字直播,因為稍一分神,他們就有可能錯過精彩的一幕。
而且佈會結束之後。再進行播報,這更加有利於引起眾人的好奇心,也會更大限度的吸引眾人觀看。
在佈會結束的一個小時內,各大電視臺媒體,都在網路賬號上。布了最新的新聞動態,很多的電視臺,都是介紹了陳逸這場佈會上,將會有一個巨大的驚喜,將會有一件新的國寶級文物現世,至於具體,就要觀看他們的午間新聞。
關注這些電視臺媒體的人,也不在少數,看到這個新聞動態之後,面上露出了一抹濃濃的好奇,這一件書體佈會上,不應該布的是書體完美的訊息嗎,怎麼還有國寶出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各大電視臺的午間新聞時段,許許多多的人透過電視或者網路,觀看著他們知道訊息的電視臺,而在新聞前面的概要中,都提到了陳逸的這場佈會。
他們耐心的觀看了下去,本來那些不吸引人的時政新聞,此時變得更加的討厭,可是偏偏還在連續不斷的播出。
等到了新聞播放了十分鐘左右,他們才等到了關於佈會的新聞,先出現的畫面上,陳逸站在布臺上,而身後的大螢幕上,則是一幅行法,許多人都認出了這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而隨著畫面的出現,新聞主播也開始介紹起了這場佈會的資訊,“我國著名書畫家,鑑定家陳逸先生今日召開了書體完美的佈會,將自己書法完美的訊息,公諸於世,自唐宋之後,華夏數百年,都未曾有書法家創造出一種完美的書體,而陳逸先生無疑是成為了數百年的唯一一人……。”
接下來的新聞中,隨著主播的話語,也是出現了一個個不同的畫面,從這岳陽樓記,到那幅毫無神韻的小楷黃庭經,再到見證了陳逸書體完美的書法自敘帖,每一個畫面,都是進行了大致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