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眾人在茶園中居住著,等待著茶葉採摘的時間到來,古玩行的人,別的不敢說,就是可以耐得住寂寞,否則也不會拿著一件古玩,就可以觀賞研究幾天時間了。
孩子有沈母照顧著,陳逸也是時不時的教導沈羽君畫畫寫書,迎著空氣中的茶香,讓人心曠神怡,做什麼事,都有了動力。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中,沈羽君除了跟隨天京美術學院的傅老,也是有著他的一些教導,可以說繪畫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遠遠比她之前的同學要高出一大截,至於書法,亦是如此。
在現在而言,陳逸覺得自己的書法水平,過了繪畫,其中王羲之書法真跡的幫助非常的大,至於繪畫,他現在也是進入了一個瓶戲頸階段。
他在想,從王羲之副本世界中出來之後,是時候找一個繪畫名家的副本世界,進去與其學一學繪畫了。
他和沈羽君,在討論交流繪畫書法,至於鄭老和高存志,則是喝著茶,看著書,看累了就在樹下面去下棋,日子過得也是十分的愜意。
在這些天之中,讓眾人感到疑惑的是,陳逸開著汽車出去了一趟,回來時,跟了一輛貨車,上面拉了一個機器,並專門在茶葉製作車間騰出了一個房間存放這個機器。
根據陳逸的說明,這是製作龍園勝雪需要的一個機器,只是無論是鄭老和高存志,還是對茶葉製作極為了解的蘇雅芸,都沒有見過這種機器。
除了這機器是製作茶葉所用的之外,陳逸並沒有再告訴他們其他的內容,不過他們猜測,這應該就是龍園勝雪製作的一個秘密流程。
時間過的非常的快,一轉眼,便過去了十多天,陳逸和蘇雅芸也是每天都到茶園觀看茶葉的生長情況。以免錯過了最佳採摘日期,在經過確認之後,這一天,正是他們所確定的茶葉採摘的日期。
採摘茶葉的這一天。茶園共請來了有兩百名的採茶師,這些都是茶葉行業有名的採摘師傅,採茶技術非常的熟練,其中大部分都是由蘇雅芸請過來的,是他們家族以前所用的採茶師。
對於陳逸。這些採茶師傅都並不陌生,同樣,他們也知道,這一個茶園之中,所種植的,應該就是龍園勝雪,這讓他們的內心充滿著激動,他們所採過的名貴茶葉也不在少數,只是這華夏失傳已久,只供皇帝飲用的龍園勝雪。卻是從沒有接觸過。
在採茶開始的前幾天,這些採茶師便來到了茶園之中,對龍園勝雪進行初步的瞭解,同時,陳逸也是向他們展示了先要採的茶芽,就是小芽中最精的存在,狀若針毫的銀絲水芽。
滿滿的葉片中,這些狀若針毫的水芽,並不是那麼容易尋找,只不過這些採茶師都是經驗豐富之人。很快便了解了水芽的一些資料資訊。
同時,也是向這些採茶師,簡單說明了採摘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並囑咐他們。哪怕時間慢上一些,也要小心翼翼的採摘,切不可損傷了這珍貴無比的銀絲水芽。
經過上一次龍園勝雪佈會之後,龍園勝雪的名字還有它的資料,已然傳遍了大江南北,他們這些採茶師知道的更是十分的詳細。這銀絲水芽,可是曠古未聞的東西,他們有的採茶幾十年,都沒有見過,可以說是十分的珍貴。
而鄭老和高存志,以及沈羽君,都是揹著一個小小的茶簍,也是準備一塊採茶體驗一下,對此,陳逸自然不會拒絕,只是讓他們採摘時小心一些就行了。
上午九點,陳逸在茶園空地上,再次向這些採茶師囑咐了一些事項之後,便開始進入茶園種植區域,開始採起茶來。
在蘇雅芸的安排下,這些採茶師有序的進入了茶葉叢中,每人一叢,開始逐個採摘起來,一根根狀若針毫的銀絲水芽,被這些人輕輕的從茶樹上採下來,然後放入了茶簍之中。
陳逸並沒有去採茶,而是站在茶園之中四處走去巡視著,觀看著這些採茶師的動作,並防止一些意外情況的生,畢竟現在所採摘的是整個茶園最為珍貴的銀絲水芽,製作頂級龍園勝雪需要用到的東西,自然不能有任何的馬虎大意。
一般來說,茶葉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一年有三次採摘的時間,春茶採摘一到二次,夏茶採摘一次,而秋茶採摘二到三次,每人上時節所生長出來的茶葉味道也是不同,有的韻高,有的香高,有的味道好。
只不過,這只是普遍的說法,茶葉的味道,會隨著生長環境,茶葉品種,包括每個人不同的看法,而有所改變,並不能一概而論,有的人說春茶好,有的人說秋茶好,這根本不可能有一個真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