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來到劍橋

第二天,陳逸戴上帽子和墨鏡,坐上了前往劍橋的火車,他從瑞格館長那裡得到的訊息,那個四百年前擁有一部劇本手稿的家庭後代,在三十年前從倫敦搬到了劍橋。

劍橋是小不列顛劍橋郡轄下的一個城市,其意思是劍河之橋,在這裡也確實存在著一條劍河,在市內形成一個弧形圈子向東北方流去。

而在這條劍河上,修建了許許多多的橋樑,所以把這個城市命名為劍橋,這個名字之所以聞名天下,並不是劍河,也不是橋樑的原因,是因為在其城市之中,有著劍橋大學的存在。

這個城市距離倫敦約有一百公里,坐火車的話,需要五十分鐘左右。

說起來在倫敦的周邊,也是有著許多著名的城鎮,除了劍橋之外,便是另一所著名大學的所在地,牛津市了。

坐在火車上,透過窗戶,陳逸不斷領略著外面不斷飛過的風景,腦海中回憶著劍橋的一些資訊。

早在兩千年前,羅馬人就曾在這個距倫敦並不算遠的地方安營紮寨,屯兵駐軍,雖然如此,可是在接下來很長的時間中,劍橋也只是一個鄉間集鎮而已,直到劍橋大學成立,這個城鎮的名字才漸漸有了今天的名氣。

根據一些資料統計,哪怕到今天,這座著名的城鎮之中的常住人口,也不到十萬人。

而徐志摩一著名的詩《再別康橋》,所說的就是劍橋大學的所在地,這詩本來是英文,被一位不知名的華夏人翻譯成了華夏語。

不知道在這一個著名的城鎮中,他能不能從最後一條資訊中,收穫一部莎士比亞的劇本手稿。

坐著汽車到達劍橋火車站之後,陳逸又搭乘公交車,前往劍橋市中心,根據他從瑞格館長那裡得到的訊息,那一家人搬到了劍橋市中心。

十多分鐘後。他便來到了市中心區域,這座城市中儲存著許多中世紀的建築,但也有許多現代化的設施,看起來古老而又充滿著文藝。

在這裡。隨處可見一些揹著書包,或騎著單車的年輕人,三三兩兩的說說笑笑。

陳逸看了看道路的標示牌,向著他腦海中的那個地址而去,一路走來。看到了許多的文具書店,還有一些專門出售傳統學袍的服裝店。

同樣,還有一個個著名的學院,包圍著市中心,使得這裡,變成了一個校園。

對於劍橋,陳逸也略有了解,有很多人來到這裡旅遊,想要進入劍橋大學看看,可是尋找了整個城市。都沒有找到劍橋大學的校門。

如果說牛津是大學中有城市的話,那麼劍橋便是城市中有大學,劍橋大學各個學院分散在全城各處,沒有通常意義上的完整校園,但又可以說整個劍橋市都是它的校園。

以人口和麵積來說,這座城市的規模並不大,但是由於劍橋大學的存在,使得這裡有著許多與城市規模不相稱的劇場,美術館。

看著一個個年輕的學子,陳逸面上露出了感慨。在上小學的時候,許多孩子都在糾結未來是上清華還是上北大,未來的事實證明,他們想多了。

而到了初中高中的時候。隨著見識的增多,世界著名的一些大學,便成為了他們的渴望,現在他所在的劍橋大學,亦在其列,當初他在上高中的時候。也曾幻想過。

生活在這如同大學校園中的城市,想必是許多人所夢寐以求的,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學生,人的心情也不免會變得年輕起來。

在路牌指示下,陳逸來到了距離市中心不遠的地方,這裡看起來一個居民區,所蓋的房屋,都是一模一樣的,三層小屋。

特有的復古結構,使得這些房屋和旁邊中世紀的建築融合在一起,看起來充滿著一股英倫之風。

這裡其中有一座房屋,就是屬於那個家庭的,只是不知道,在他們的家裡,是不是還儲存著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亞劇本手稿。

陳逸慢慢的走入居民區,迎面也是有著許多的學生走過,根據他的估計,那個家庭搬到這裡來,想必也是想讓孩子有個更好的環境,這時刻在身邊的大學氛圍,可以說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

作為世界上著名的大學,這裡也是有著許多的遊客,世界各國在這裡估計都能見到,而從火車上下來後,陳逸便摘下了墨鏡,只帶了一個帽子,他並不認為在劍橋,會有很多人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