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局長,陳小友看也看了,摸也摸過了,我們可是隻看了一眼啊。☆ 番茄小說網 .`f`qxs`.com”聽到張文斌的話語,眾位專家心中苦苦的。
張文斌不禁一笑,“好了,都坐下來讓你們一個個的看,看的時候白手套都戴上啊。”
雖然說這一件華夏至寶,已經被清洗保護過,但是人體的汗液,依然會造成一些影響。
眾位專家毫不猶豫的坐了下來,每個人的手上都是戴著白手套,目光緊緊的盯著張文斌手中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這可是華夏十大國寶中,除了九鼎之外,最大的遺憾,今天,他們終於要親眼見到,親手觸控到了。
陳逸也是坐在了桌前,在陵墓之中,他也只是大概觀看過而已,雖然剛才休息的時間,在鑑定系統中仔細觀看過,但是畢竟沒有真實的玉璽,那般的讓人激動。
此時,張文斌慢慢的將玉璽放在了桌子上,然後面色凝重的囑咐道:“各位,希望你們觀看的時候,能夠小心再小心,並且要仔細的進行觀看鑑定,隨後,我會將現傳國玉璽的事情,彙報到國家有關領導那裡。”
接著,他將傳國玉璽,放到了第一位文物專家的身旁,那位文物專家面上帶著激動,小心翼翼的將傳國玉璽拿在手中,一個部位一個部位的仔細觀看。
從玉璽的頂部,到底下的印面,都認真的觀看,並結合自己腦海中對玉璽的瞭解,進行詳細的鑑定。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件傳國玉璽,在每個文物專家的手中,一一傳過,有很多的專家,都拿著放大鏡,進行仔細的觀看。
陳逸也是再次觸控到了這一件傳國玉璽,上一次的觸控。◇ 番茄小說網 `.可以說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後唐時期。
與一千多年前相比,玉璽沒有太大的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時間的痕跡更加濃郁。使得這件玉璽,變得更加古老,最為重要的是,在地下埋藏了上千年,上面那一種皇權威嚴。那是沒有半點消失。
最後,傳國玉璽,又回到了張文斌的手中,他小心翼翼的將玉璽,放到一個精緻的盒子之中,然後說道:“各位,這件傳國玉璽,你們仔細看過,相信心中已經有了初步的判斷了。”
說著,他的目光看向了陳逸。面上露出了一抹笑意,“小逸,你先說說對這件傳國玉璽的鑑定結果。”
這一次能夠找到傳國玉璽,可以說有一大部分功勞,都是屬於陳逸的,沒有他尋找傳國玉璽之旅,就無法現徽陵的兩個盜墓賊,沒有他的通知,恐怕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不會有人現。徽陵已經被挖開了盜洞。
可以這樣說,沒有陳逸,他們根本無法現,無法找到傳國玉璽。
“張局長。能否將玉璽借我一用。”陳逸笑著說道,藉助於玉璽,才能夠更詳細的進行講解分析。
張文斌點了點頭,將裝有玉璽的盒子,小心翼翼的遞給了不遠處的陳逸。
陳逸接過盒子,從中取出了傳國玉璽。“各位專家想必都已經知道,在從小不列顛回來之後,除了開展王羲之杯書法大賽,其他的時間,我就在尋找著傳國玉璽的下落,蒐集著各種資料。”
“而這一次由兩個盜墓賊所引出來的真實故事,其實就已經可以說明這件傳國玉璽的真實性。番茄 `.”
“下面我就以歷史記載中的資訊,結合這件傳國玉璽,來進行一些分析判斷。”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並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這八個篆字,是先秦篆書中的變體,也稱之為鳥蟲篆,高貴而華麗,富有裝飾效果。”
“而在宋代的一本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書中,就載有摹秦傳國玉璽印文,為記載最早的鳥蟲篆,而這一件傳國玉璽上的篆文,與書中記載的,一模一樣。”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時,太后怒而將玉璽扔到地上,破了一個角,而之後,王莽令工匠用黃金補上了一角,而這件玉璽上的一角,正是用黃金補上的,這也是金鑲玉的由來。”
“在漢獻帝時,曹丕建魏,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而在這件玉璽上,所刻的字,卻是有一個不同,璽字變成了寶,根據史料記載,武則天時期,將傳國璽改為傳國寶,上面的字也因此而變成了大魏受漢傳國寶……。”
陳逸慢慢的將傳國玉璽上面的特徵,還有它們所代表的歷史,一一的講了出來。
“根據以上的這些特徵,還有這兩個盜墓賊所得知的那段故事,我有十足的把握,斷定這是真正的傳國玉璽,華夏最為珍貴的至寶。”說完之後,他指著這件傳國玉璽,斬釘截鐵的說道。
“陳小友已經分析的非常清楚,我贊同他的意見,這就是真正的傳國玉璽。”此時,坐在陳逸身旁的一位文物專家毫不猶豫的舉手贊同。
其他的一些文物專家也是同樣如此,這一件傳國玉璽的特徵,與歷史記載的可謂是一模一樣,包括那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以及那段故事,都證明了這傳國玉璽的真實性。番○茄□ `.
不過,也是一些文物專家,對此保留意見,必須要經過進一步的鑑定,才能夠說明一切。
當然,他們對於陳逸的分析,並沒有任何的異議,因為無論是那一個故事,還是傳國玉璽與歷史記載中的比對,都說明這件玉璽,有著很大可能,是傳國玉璽。
在說完之後,陳逸便將傳國玉璽放入盒子之中,交給了張文斌。
而張文斌接過盒子,掃視了一下眾人,“這僅僅只是初步鑑定,後續還會由國家文物部門,透過各種儀器,進行嚴格鑑定,真正的確定傳國玉璽的真實性。”
“我會隨即向國家有關領導彙報這次事件,不過在這裡,我們大家必須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陳逸,沒有他,我們恐怕現在根本見不到這一件有著極大可能是傳國玉璽的至寶。”說著,張文斌先鼓掌感謝。
而帳篷裡的所有文物專家。皆是站起身來,向陳逸進行感謝,如果沒有陳逸的尋找,他們根本不會來到這裡,亦是無法見到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