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存志從溫具到置茶,然後初泡,最後正泡之後,給客人奉茶的全部過程,都詳細的向陳逸二人演示了一遍。
每一個步驟都是有著獨特的意義在內,讓陳逸和許國強二人,都是大開了眼界,沒想到簡單的一個泡茶,裡面還蘊含著如此多的文化。
泡茶基本上都要泡兩遍,初泡茶也稱之為溫潤泡,泡的目的便是先讓茶葉吸收水份和溫度,並且將存放時吸染的異味揮發出來。
而且茶道中的禮儀鳳凰三點頭,在高存志手中用出,動作非常的優美,這種禮儀是對客人表示敬意,同時也表達了對茶的敬意。
高提水壺,讓水直瀉而下,接著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覆三次,讓茶葉在水中翻動,這本身也是泡茶的需要,水注三次衝擊茶湯,可以激發茶性,泡出好茶。
在做完之後,陳逸觀察著高存志給他們在茶盞中所倒的兩杯茶湯,其水量幾乎一模一樣,這對於力度的掌握,要求非常的大,否則控制力不足,兩個茶盞中的茶湯,根本無法做到一模一樣。
“高師兄,原來泡茶中還有如此多的講究,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陳逸看著茶盞中有著綠意的毛尖,面上充滿感嘆的向高存志說道。
高存志則是一笑,“小師弟,我剛才所演示的,不過只是泡茶文化中的滄海一粟而已,我們現在進行的古玩鑑定和收藏,或許需要一些要求,但是茶道,卻是任何人都可以享受的文化。”
“泡茶,如果只是欣賞其中的過程,那麼品茶才是真正品味這個過程的享受,聞香而後品,這是品茶的過程,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方可品其味,一般來說,一杯茶需要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還要注視泡茶師一到兩秒,稍帶微笑,表示感覺,可以說華夏茶道文化源遠流長,是我國所特有的文化。根本不是他國所能相比。”
高存志笑著拿起茶盞。“茶盞一般來說。只是碗,是在唐代普及的一種飲茶工具,之後又發明了這下面的碟盤,而明清以來又配以盞蓋。形成了一盞,一蓋,一碟式的三合一茶盞,也被稱之為蓋碗,又稱之為三才碗,蓋為天,託為地,而碗為人,下面。我為你們演示一下基本的品茶方式。”
說完後,高存志連著碗蓋託一塊拿了起來,並且詳細講述瞭如此做的含義,在之後品飲時,用手輕輕揭開碗蓋。先嗅了嗅香氣,然後手拿碗蓋撩撥漂浮在茶湯中的茶葉,之後便輕輕抿了一口,分三次將茶碗中的茶湯全部喝完。
品茶的動作與泡茶一模一樣,都是非常緩慢,陳逸不禁點了點頭,這泡茶確實是有著修身養性的作用,而且他之前也沒想到泡茶品茶之間,有著如此多的意義和文化。
“好了,今天先講到這裡,你們先各自泡一遍看看,我來糾正其中的錯誤,喝茶,並不是說喝就能真正瞭解其中的品字,它是隨著年齡,修養,經歷的的增加,一點點積累而成的,雖然入門非常簡單,但是想要做到高深,就如同讀詩賞畫一般,需要豐富的知識。”高存志笑著說道,茶道二字,不僅僅只是一泡一喝如此的簡單。
陳逸點了點頭,先讓許國強泡茶,對於這個做了十年學徒,才獲得成功的師兄,他非常的欽佩。
許國強本身就是一個老實人,性格堅毅,就憑藉他能夠在古玩店當十年學徒,就足以知道他的心性有多麼的沉穩,在泡茶之際,絲毫沒有任何的急促而慌張,不過有些動作卻是犯了錯誤,被高存志予以糾正。
之後,許國強泡好之後,陳逸鑑定了一下,搖頭一笑,高存志泡茶的分值高達八十分,而許國強不過十餘分,畢竟是第一次泡茶。
許國強所泡的兩碗茶就放在了旁邊,而高存志又拿出了兩個茶碗,似乎讓陳逸泡完之後,讓二人品嚐這三碗茶有什麼不同。
陳逸回憶著高存志之前泡茶的一些動作,並沒有刻意的去模仿,而是順其自然,動作非常緩慢,他不禁發現在泡茶之際,他的心果然比平時靜了許多。
在他的動作當中也有一些失誤,不過最後的鳳凰三點頭倒是比許國強強上不少,順利的完成,鑑定之後,分值為二十分。
陳逸搖頭一笑,三十分估計還要再練很多次,才能夠達到,等到他泡完之後,高存志笑了笑,再動手泡了兩碗茶,糾正他們的錯誤,然後將這兩碗茶放到了二人的身旁,又從二人所泡的兩碗茶中各拿出一碗,放到對方的位置上。
“好了,每個人所泡出的茶,都會有所不同,你們嘗一嘗這三碗茶,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高存志笑了笑,指著三碗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