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多的資訊,怪不得也只有中級鑑定符與中級搜寶符組合才能做到,這也就說明了為何在當時陳逸發現了財神擺件後,詢問系統,卻沒有得到解決辦法的原因。
只是因為他那時所擁有的也只有初級鑑定術和搜寶符,根本沒有獲得中級的道具。
用清水塗沫表面畫作,陳逸不由一笑,果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以宣紙的特性,抹上大量的清水,自然會使得變成半透明的狀態,而且並不會傷害到宣紙的本體,這也是裝裱時,可以在宣紙所作之書畫上隨意塗沫漿糊的原因。
也正是由於宣紙經久耐用,壽命長的特性,使得華夏書畫家大部分都用此書寫繪畫,更是因為它的獨特的滲透和潤滑效能,寫字骨神兼備,作畫則神采飛揚,是最能體現華夏藝術風格的書畫紙張。
宣紙變成半透明之後,自然能夠顯現出下方的一些東西,陳逸看著這張畫作,開啟鑑定系統,檢視了資訊之中隱藏的真品畫作鈴印的位置,有些時候,書畫上的鈐印,能夠更加準確的顯示這是否為真品畫作。
在一些傳世的著名畫作上,都有著歷代名人的鑑賞印章,還有一些著名收藏館的印章,這樣無疑都代表著畫作的真實性,而透過鑑定資訊,陳逸知道在這幅畫上有著五枚印章,有兩枚是董其昌的鈐印,而有三枚是後代得到此畫的鑑賞印章。
那兩枚董其昌的鈐印,陳逸完全認識,並且能明白它們其中的意思,一枚是董其昌的表字印章,而另一枚便是他所坐官職印章,另外三枚鑑賞章,他只認得一枚。為虛齋審定,這虛齋是近現代著名的書畫收藏家龐元濟的號,精於鑑賞。其收藏有銅器,瓷器。書畫,玉器等文物,尤以書畫最精,為華夏著名書畫收藏家之一。
由他所審定鑑別,並在上面蓋章的畫作,每一件都沒有出現過錯誤,都是真品之作。有時候一幅畫作上未觀其畫,卻是能知道它是真品,那就是這些印章的作用。
對於宣紙的特性,陳逸作為一個畫家。又在高存志那裡學習了很久的書畫知識,自然非常的明白,他從茶壺中倒出一杯清水,然後用手指輕輕點了一下,看著面前的畫作。這五枚印章處在兩個位置。
董其章的鈐印在右上方,而且還有一句題識,另外三枚鑑賞章則是在右下方,這也是鑑賞者不想破壞畫作的整體完美性,所以才在不起眼的位置蓋上了印章。
而這幅畫上的單獨的一枚董其昌的印章。是在一個印章的上方,只不過此印比起下方真正的鈐印來,有些粗糙,恐怕這個隱藏畫作的人,是故意為之,否則,要是後人蓋上,絕不會巧合在蓋在原印章的上面。
陳逸手指點上清水之後,在上面畫作印章周圍輕輕用手抹了一下,頓時手指上的清水滲入畫作之中,只見這畫作印章旁邊,模糊的顯示出了紅色的印記,而且表面這枚印章,也是變粗了一些,而且在一些地方,也是出現了與表面這枚印章文字不同的結構。
這兩枚印章,一枚為董氏玄宰,一枚為宗伯學士,董其昌,字玄宰,而其曾經擔任過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在其擔任了這個職務後,根據身份的變化,刻了兩枚印章,並且在書畫作品上習慣性的使用,一枚為宗伯學士,一枚為少宗伯印。
僅憑這兩枚印章,雖不至於讓人就此相信這是真品,但是足可以讓他們產生懷疑,這就是陳逸的理由所在。
今天的古玩城之旅,陳逸可謂是大獲豐收,價值百萬以上的扇骨,還完成了點睛任務,得到了這一支對畫作有很大幫助的點睛之筆,又獲得了這件隱藏起來的董其昌山水畫作,價值五百萬以上。
不僅僅只是錢財方面的收穫,也讓陳逸的見識大大的增長,知道了扇骨也會價值如此之高,明白了一雙有神的眼神,會使畫作更加的栩栩如生,同樣也是第一次見到了一幅真品畫作,會透過裝裱的方式,隱藏在其中。
觀看完這幅畫作後,陳逸便先將其放到了一旁,泡了一杯茶,開始看起書來,下午姜偉還有事情,出去閒逛,倒不如在酒店裡學習一會。
至於那幅董其昌的畫作,他選擇在嶺州找人揭裱,畢竟現在出門在外,總不能還需要高存志的幫助,有點困難就去找高存志,那樣也太不自立了。
在浩陽,可以由高存志幫忙,但來到了外面,就需要靠著他自己的能力了。
傍晚時分,陳逸接到了沈羽君的電話,來到了一處繁華的街道,將沈羽君接了回來,自然也再一次見到了她的三位師姐妹,二位師姐,一位師妹。
本來沈羽君可以坐其中一位師姐的汽車回來,只不過汽車太小,只能乘坐四人,血狼卻是沒辦法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