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餘老做示範的時候,陳逸在一旁認真的觀看著,能夠親自體驗一下雕琢玉石的過程,這怎麼能錯過呢。
由於這次是為了教導陳逸,餘老的動作不禁放慢了一些,在講清楚了下面的步驟之後,才將玉石放到玉器上,並且雕琢打磨的動作也是慢了很多,以便於陳逸能夠更清楚的觀看到這個過程。
在粗雕完成之後,餘老那一塊玉石已然有了葉子的輪廓,其輪廓完完全全的按照所畫好的線條進而完成的,絲毫沒有多一點或者說少一點。
之前在觀看餘老鵰琢那彌勒佛時,古老就已然跟他介紹了各個過程的重要性,而粗雕無疑是一個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礎,一旦有半點失誤,那就是失敗了,換做是這些棒子料倒無所謂,如果換做一些珍貴的玉料,那無疑是一種嚴重的損失。
接著,餘老讓陳逸按照剛才他所教導的過程,進行粗雕,陳逸點了點頭,腦海中回想著剛才餘老的過程,手中的玉石一點點的向機器上靠著。
在這過程中,餘老在旁邊不斷的指導著,陳逸完全的聚精會神,將全部心力都放在了手中的玉石之上,雖然在雕琢形狀時出了一些差錯,但最終,還是完成了粗雕的過程。
他這次只為體驗,所以,雕琢成什麼樣,都沒有返工的必要,只不過,他所雕琢出來的葉子形狀,與餘老相比,簡直差之千里,一個就像是純天然的葉子,一個則是像人工做出來的一樣。
陳逸並沒有任何的氣餒,他得到了鑑定系統,同樣沒有認為自己是天下無敵。行行精通,不用學就可以會了。
在跟隨石丹學習繪畫時,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剛開始所畫的幾幅畫。簡直醜得不能看。整個就是一小朋友的塗鴉畫作,可是在他不斷的努力下。每天不間斷的練習,除了給瑤瑤修復,便是呆在石丹那裡一邊照顧鳥,一邊練習畫作。
一個月過後。他的畫作已然達到了能夠拿出手的水平,哪怕是得到了繪畫術之後,他的每一點進步,都是憑藉自己的努力而來。
看到陳逸粗雕完成後,面上只是輕輕一笑,沒有任何的喪氣,古老和餘老不禁點了點頭。
就算是真正美術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也不可能看一次,便能夠雕琢出一塊美麗的玉石了,他們就是擔心陳逸鑑定和繪畫能力出眾,便覺得玉雕很簡單。而後失敗,便沒有了信心,可是現在陳逸的表現,無疑讓他們非常的滿意。
之後,便是細雕,餘老繼續先給陳逸作示範,細雕比粗雕更加的複雜,讓輪廓形態的玉石,變得更加逼真與真實。
陳逸更加認真的觀看,有了之前的一些上手經驗,觀看餘老的雕琢時,一些東西不知不覺間便明白了過來,在鑑定系統的開發之下,他的心智已然比平常人要強得多,對於每一個步驟,他的腦海中都島留下了十分深的印象。
等到餘老細雕完成之後,整個葉子已然變得跟之前畫上的一模一樣,有紋理,有形狀,與真實的葉子可以說一般無二,相信經過拋光後,絕對會變得晶瑩剔透。
陳逸微微吸了口氣,腦海中不斷閃過剛才餘老的雕琢過程,之後毫不猶豫的將玉石放到機器上,作進一步的雕琢,他的手掌,練了幾個月的繪畫,又不斷的鍛鍊身體,非常的穩定,要機器上雕琢時,根本沒有半點的顫動。
如果剛才的粗雕,陳逸還有些生疏,那麼這一次,已然變得熟練了一些,這一次的雕琢,沒有出現上次的差錯,可以說順利的完成。
他手上的玉石已然由輪廓狀態,變成了一片葉子,雖然沒有餘老的那般真實,但還是有著葉子的模樣。
而看到陳逸手上的動作明顯變得熟練了許多,有些動作根本沒有經過餘老的再次指導,便自己完成,讓古老不免有些感嘆,第一次犯過的錯,下一次不會再犯,這種自我糾正的能力,簡直不敢相信會在一個年輕人身上出現。
接下來,便是最後一道程式,拋光,去除玉石表面的粗糙,讓玉石顯現出那種晶瑩剔透。
比起前面的一些過程來說,拋光可以說簡單了許多,拿著砂布或者砂紙,在玉石表面不斷的摩擦,讓其流露出那一種溫潤光潔的外表,雖然拋光也需要一些技巧,但更多的卻是耐心,有時候一處位置需要經過連續不斷的打磨,才能去除表面的粗糙痕跡。
陳逸則是一笑,他最不缺少的便是耐心,為了成功,他可以不斷的努力堅持到最後,在餘老教了他一些基本的拋光方法以及注意的要點之後,便自顧自的打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