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組內。
研究人員的數量,早已從當初的6人擴充到12人。
兩組人員不間斷地,進行資料分析和模型的預測。
“366米,推進的速度,保持得非常不錯。”
“畢竟是三班倒,大家也在全力以赴,速度還是可以保證的。”
“目前隧道頂部的受力支撐,沒有任何問題,不過....”
這個研究員說話有些遲疑,不過旁邊立刻有人把他不敢說出的話說了出來:
“不過現在隧道中央處於一個巧妙的力平衡,一旦隧道挖開,沒有了周圍的土石和瓦礫的支撐,很可能就會導致這種力平衡瓦解。”
“要不就先不挖開?沿著洞壁打一條管道進去,給被困的群眾輸送必要的生活物資?”
“這個方法確實可行!”
“你們擔心挖開會導致隧道的力平衡瓦解,那麼打一條管道難道就不會了嗎?”
提出意見的,研究人員據理力爭:
“起碼疏通一條管道危險係數,要遠遠低於將整個隧道直接挖開。”
提出反駁的研究員有些啞口無言,對方說的這也確實是事實。
這時一個人走出來打得圓場:
“行了,老孫,你也別急。”
“我知道你岳父被困在裡面,你老婆和岳母已經催了很多次。”
“但是救援這種東西不能急於一時,一旦著急了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你明白嗎?”
“不是,我.....”
孫程旭有些啞口無言,自己的岳父確實被困在裡面。
但這並不是,他想讓大家直接開挖的原因。
這主要還是他擔心,如果因為疏通管道導致隧道中央力平衡受到破壞,結構發生坍塌。
那麼大家想在破開隧道,將人救出來就為時已晚了。
到時候出了問題,大家連救援的機會都沒有。
然而如果直接將隧道打通,就算真的出現問題,也能將裡面大部分人給救出來。
孫程旭嘆了口氣,最終還是敗退了下來。
因為他從周圍人的眼光中,已經看到了濃濃的懷疑。
既然大家都以為自己是因為想要著急著就岳父出來,所以才提出這樣的反對意見。
那麼只要自己不提出一錘定音的論點,根本就沒辦法說服其他人。
畢竟其他人已經先入為主,自己想要徇私枉法。
想要扭轉這種觀念,實在太難了。
孫程旭無奈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