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路的媒體也聞風而動.
一個個撰稿人在拿著手機,從被窩裡面一躍而出。
他們完全沒想到,救援這麼快就結束。
按照正常的情況。
確定範圍。
建立營地。
人員到達。
拉網式搜尋。
很可能還要增派人員。
進一步擴大搜尋範圍。
在這種複雜地勢的大範圍搜尋,往往要花費幾天,甚至十幾天的時間。
所以,他們在獲知訊息的時候,也沒有大驚小怪。
只是做了一些版面不算很大的報道。
畢竟,救援剛開始,人沒救出來。
報道的內容和言論傾向,也是不同的。
萬一人沒找到,或者找到三具屍體。
那報道的內容,就要更加偏向緬懷死去的勘探員。
要表現出,領導班子已經盡力,救援人員已經非常拼命。
沒辦法及時救人,也是無奈的事情。
但是一旦把人救出來。
那麼報道的內容,就要更加偏向領導們的英明指揮,命令果決有效。
前線的救援人員救援知識豐富,救援行動迅速。
這可是完全不同的報答內容。
他們也根本沒想過,不到2天的時間,人就救出來了。
無論是哪個偏向的報道,都沒有準備。
2天內完成救援,也讓這些媒體人叫苦不迭。
不過也沒辦法,為了保證訊息的時效性。
一個個只能加班熬夜完成稿件。
當然,這只是大部分撰稿人的情況。
其中幾個攥稿人早就對李瀟這個,經常活躍在救援的風口浪尖的人物有了關注。
所以,在李瀟行動的同時,他們也立刻開始準備稿件。
在李瀟找到最後一人的同時,搶在所有同行前面佔得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