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充電寶在剛才突然發生了未知的故障,導致出現了電線短路。
接著電線短路引發充電寶裡面電子元件的燃燒。
充電寶的外殼本來就是非常易燃的塑膠。
塑膠被高溫融化,隨後變成液態的塑膠點燃了行李箱內的其他物品隨後引發大火。
李瀟無奈地嘆了口氣。
火車上確實沒有規定火車上不能攜帶高效能高容量的充電寶。
所以,這並不是什麼夾帶進來的違禁物。
李瀟以前乘坐飛機的時候就埋怨過,為什麼飛機上不能攜帶,容量大一點的充電寶。
畢竟小的充電寶實在太麻煩了,有時候甚至連一塊電池都沒辦法充滿。
但在遇到今天這種事情後,李瀟也明白了飛機上為什麼不能攜帶高容量的充電寶。
即便是託運也不行。
因為一旦出現了火災,就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
特別是那些託運在飛機底倉的那些行李。
一旦裡面有充電寶發生爆炸或者燃燒,那麼密密麻麻的行李就會成為巨大的火源。
而且大部分的自動噴頭使用的啟動裝置,都是紅外線感應和煙霧感應的感應裝置。
通常只有遇到明火,或者大量的濃煙才會啟動。
而這恰恰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安全隱患。
就像剛才一樣起火點,初期溫度並不會很高。
特別是有行李箱的隔離,讓充電寶有足夠的時間完全燃燒。
甚至足夠讓充電寶外層的塑膠外殼完全融化,點燃行李箱內所有物品。
有了一個足夠高溫的起火點,又有了密密麻麻的可燃燒物。
火勢就會瞬間擴大,即便到時有智慧滅火裝置的報警提醒。
有消防噴頭抑制火勢,也會蔓延得非常快。
機器報警到相關的機組人員前來滅火,是有一個不短的時間差的。
在這個不算長的時間內,很可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危險。
就比如這次,如果不是李瀟在起火的初期就早早的收到系統的提醒。
早早讓火車上的工作人員動起來。
恐怕這場火災的範圍,也不會僅僅止於這一米的行李架。
要是上面的燃燒物掉落到人的身上,立刻就會造成人員傷亡或者嚴重的踩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