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15.朝聖之人,布達拉宮2

朝聖者們的面板紅中帶黑,但是臉上卻帶著堅毅的眼神。

每一次磕頭都顯得那麼虔誠和敬畏。

李瀟在火車上也遇到過來自拉薩的本地人,那時候他們也和李瀟說起關於朝聖的事情。

通常來說,藏民不是一個人出去朝聖的,而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動。

隨行的糧食裝在一輛車上,用牛拉著或者人來推。

磕頭的人會先把車子推向前,返回原地,再一步一一步跪拜過去,所以說實際上一段路要走三遍。

跪拜的時候會穿戴特殊的護具,看上去像是手上套了雙鞋子。

此外,藏民大叔還說,拉薩周邊地區磕頭進拉薩的偏少,反而青海和康巴藏區的藏民磕長頭的比較多。

以前能磕長頭進拉薩的人,都是村裡面比較有名望或是比較富裕的人。

因為,每一次朝聖需要花費大量的儲備,以及很多的時間。

沒錢的人,根本去不起。

一些朝聖的家庭,會在豐收之後儲備好足夠的糧食,花好幾個月甚至一年多來完成這個朝拜過程。

如果他們能夠成功,回去之後也將受到極大的擁戴。

但是,後來這種朝聖,就隨著生活變得更好。

可以朝聖的人也變得更多。

但是數量變多的同時,一些東西也在悄然改變。

現在許多藏民並不是真的一步步磕過去的。

大約越虔誠的人磕得越多。

一些只在意結果的,他們一路上是走過去或者直接坐農用車過去的。

在重要地帶,譬如山頂的埡口,有寺廟的地方,才是一步一磕的。

所以,很多時候這些地方磕頭前行的就特別多,磕完一段路程再乘車前往下一個地點。

當然了,有偷懶的,也有虔誠的。

由於社會更加發達包容。

也讓一些家境比較差的家庭,也得到朝聖的機會。

他們會準備一些必要的物資,沿途找藏民化緣和接濟然後到達拉薩。

這種人,在當地不但不會被嫌棄,反而非常受到歡迎。

因為,在藏民的眼中,自己資助了對方,對方去到拉薩,也能帶給自己一份福祉。

不過,李瀟看來。

朝聖有時候更多的並不是一種宗教信仰,而是對自己內心以及身體的一種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