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部分情節為真實事件改編。
但進行部分藝術加工。
以下為真實救援隊伍救援順序。
“我是櫻花國救援小隊隊長,長本太郎,我會帶領春日救援小隊的三百名隊員前往救援,我們的飛行編碼是:·······”
“我是白熊救援隊隊長,斯洛伊維奇,我們白熊救援隊2000名救援志願者已經出發,我們的飛行編碼是········”
“我是泡菜救援隊隊長·····”
“我是獅子救援隊隊長·····”
“我····”
一句句帶著濃重異域風情的漢語,在耳機中響起。
在場大部分都是軍人或者從軍隊後轉職過來的文職人員。
這些人大多都是鐵血硬漢,縱使面對槍林彈雨,恐怕也會坦然面對。
然而此刻面對一句句說得明顯是臨時學會的踉踉蹌蹌漢語讓所有人都破防了。
不少人紅了眼眶,一些女的聯絡員更是直接哭了出來。
“謝謝!”
“tha
k you!”
“ขอบคุณ!”
“ありがとう!”
“고마워요 고마워요!”
與此同時,一輛輛救援飛機和直升機向著國內趕來。
當然和這些救援飛機一起來的,還有各國的精銳救援人員,以及大批的物資。
生活在其他國家的同胞看到國內出現重大災情,也紛紛慷慨解囊。
鄰國不少,民間組織也發起幫助行動。
飲用水,泡麵,帳篷,衣服,挖掘機械·······
各種各樣的物資,透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向著國內運輸。
經過了足足兩天的奮戰,在臨時指揮部增派了4次救援隊伍。
救援隊伍從100人變成了400人後。
蕭山小鎮的救援速度猛然提升,然而因為時間過去實在太久。
人數多了4倍的救援小隊,救出的倖存者人數卻反倒沒有一開始那麼多。
最終統計下來兩天兩夜的救援一共救助了超過5000人,同時挖出了1000多具的屍體。
雖然死亡的比例大的,有些讓人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