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東西我們無法理解,一些明明狀態很好的病人,做著做著手術就會突然指標狂跌,隨後去世。”
“然而有些病人明明卻傷得很重,但確能硬挺過來。”
“在我看來這些人就是命不該絕。”
許立軍一邊說著一些關於自己的心得,一邊消毒清理,親自給李瀟換了藥。
他囑咐道:
“你的身體恢復情況,雖然很好,但千萬要注意不要劇烈運動。”
他可是被昨天李瀟的舉動嚇了一跳。
剛剛做完手術就敢隨意亂動手指的病人,再怎麼提醒也不為過。
連續三天,都是這位許立軍教授進行查房。
一開始可檢查李瀟的病情的時候,大家還會非常驚訝。
因為他恢復得太快了,不過慢慢地大家也就接受了這個事實。
畢竟在大家從醫生涯那麼多年。
恢復快的患者雖然不多,但也不少。
李瀟只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已。
在許立軍看來,這大概就是好人有好報。
對方做的好事多了,恢復起來更快也是理所當然的。
別說醫務工作者是科學職業,不會這麼迷信。
恰恰相反,醫護工作者反倒是最迷信的。
醫院的鐘永遠比實際的要慢一秒。
夜班值班的醫護人員,從不喝旺仔牛奶。
一旦喝了,那天晚上的急診一定很旺,病人會一波接著一波地來。
到了第4天,來檢查的終於換成了本地醫院的普通醫生。
據說是首都那邊出現了一個嚴重的患者,許立軍只能連夜的又趕了回去。
聽到這話,李瀟也不禁感嘆。
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
看起來光鮮亮麗的醫生,其實辛苦程度比很多人想象的還要誇張 。
30歲脫髮,40歲禿頂完全是家常便飯。
李瀟的恢復速度比許立軍的預想還要快。
在醫院休息了一個星期,李瀟的恢復速度已經來到了60%。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瀟手臂的恢復速度是越來越快,從每天的1%緩慢推進到1.5%,隨後是2%。
在恢復到60%之後,李瀟再也坐不住了。
每天開始在醫院裡面瞎溜達。
雖然少了一隻手,不過以他對醫院的熟悉,還是能幫助到很多人。